原標題:依托大模型推進警務智能化 張家口打造會思考的“數字警探”
5月12日,在張家口市政務服務中心二樓辦事大廳,市民向數字人警察咨詢辦事流程。趙新瓊攝
“您好!我是公安智能導辦助手,戶籍、治安、交管等公安業務,我都可以幫您解答!”5月9日,在張家口市政務服務中心二樓辦事大廳,數字人警察與市民通過語音交互問答進行實時互動,為市民提供貼心服務。
這是由張家口市公安局開發的“張警官”人工智能體智慧警務應用場景之一。為優化公安政務服務,提升警務效能,張家口市公安局依托大模型技術,加快部署人工智能在公安領域的應用,結合實際打造了“張警官”人工智能體。目前,已開發智慧警務應用場景300余個,涵蓋政務服務、基礎管控、案件偵查、風險預警等多個領域。
相較于傳統警務,“張警官”有何過人之處?張家口市公安局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張警官”人工智能體深度結合公安警務實戰,推出“問、辦、偵、索”四大系列應用場景,并選取派出所、基層部門作為試點,在真實業務場景中反復評測,查找問題,不斷調優,成為源于實戰、適用基層的智能警務助手。
“‘張警官’人工智能體如同身邊辦案經驗豐富的‘老民警’,助力快速偵查、規范辦案、精準研判,成為輔助基層民警工作的新利器。”懷來縣公安局沙城鐵路南派出所民警楊志遠舉例說,一些復雜案件會產生大量筆錄,人工審查筆錄需要數小時,而“張警官”人工智能體能將審查筆錄時間壓縮至分鐘級,比人工審查分析得更全面、更深入、更精準,有效提升辦案效率和質量。
“張警官”人工智能體上線以來,在多個領域大顯身手。發生交通事故后,“張警官”人工智能體在事故定性、責任劃分上,第一時間提供準確的法律依據,為交警提供參考,提高現場處置效率;依托“張警官”人工智能體,張家口市公安局接到電詐預警信息后,第一時間開展預警勸阻,累計為群眾挽回損失100余萬元。
推動大模型快速實現警務領域實戰應用,離不開人才的有力支撐。近年來,張家口市公安局開展科技練兵,打造應用能手、創新工匠、領軍專家梯次人才矩陣,推出數據建模“英雄榜”,舉辦“數據工匠”大賽、“垣警智創·向新發展”警務創新大賽、“張垣警務·每周講壇”等活動,建立人才庫,支撐智慧警務發展。
為推動“張警官”人工智能體落地,張家口市公安局從人才庫中選拔54名懂技術、懂業務的民警,專門組建“駱駝戰隊”開展集中研發。同時按照“黨委統攬、戰隊攻堅、全警聯動、基層參與”的思路,以“駱駝戰隊”為先鋒、業務警種為基座,凝聚全市公安系統力量,在沒有模板、沒有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從零起步,自主攻堅,在“張警官”人工智能體基本理論、方法、工具等方面實現突破,攻克數十項技術難題。
3月18日,“張警官”人工智能體1.0版本上線,實現對各類公安業務的咨詢問答與智慧辦公等模塊化工作落地;4月30日,2.0版本上線,實現對案件及公安業務深度理解,進行復雜場景分析、案偵數據研判等深度推理的業務工作,為民警提供更具智能化、專業化的服務。
張家口市公安局將推動“張警官”人工智能體不斷優化,支撐各類警務智能模塊建設和實戰場景應用,建立完善“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打造會思考的“數字警探”,最大限度把警務要素資源轉化為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河北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