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請問要辦理什么業務?……哦,您講客家話是嗎?我也會客家話,我們慢慢講。”近日,在福田區福田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一位工作人員用流利的客家話與前來咨詢的藍女士溝通。
▲工作人員與前來咨詢的市民溝通。 受訪單位供圖
熟悉的鄉音,消除了溝通中的“疙瘩”。藍女士有些驚喜:“我平時講客家話,普通話說得不好,工作人員主動跟我講客家話,感覺好親切。”
據了解,福田是深圳中心城區,語言文化多元。其中,福田街道毗鄰口岸,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和外來人口占比較高。數據顯示,轄區內現有常住港澳臺居民近3萬人,其中香港居民約28000人,以粵語為主要語言,也有不少居民習慣使用客家話、潮汕話等方言,在政務辦事中存在語言障礙。
針對群眾的多樣化語言服務需求,福田街道在便民服務中心特別設立了“鄉音服務窗口”,提供粵語、客家話、潮汕話等方言及英語服務,“鄉音窗口”服務覆蓋導引、填寫、辦理全過程,顯著提高了辦事效率。
“鄉音服務窗口”設立后,很快就成為人氣窗口,也成了福田政務服務人性化、精細化改革的一個縮影。
“我們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從‘語言無障礙’入手優化服務細節,把小事做實,把細節做精,讓大家在這里不僅能辦成事,更能感受到尊重與溫度。”福田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負責人任翌表示。
“鄉音服務窗口”的設立也得到了有關專家的肯定。“它不僅打破了語言溝通上的障礙,是一種文化認同的表達,更體現出政務服務的人文關懷。”福田區群眾文化學會會長李雷鳴表示,用群眾熟悉的鄉音提供政務服務,拉近了政府與群眾的心理距離,是城市治理人性化的體現,也是政務服務精細化的真實寫照。
這一貼心“小操作”在社交平臺引發熱烈反響。不少市民在“小紅書”等平臺分享自己在“鄉音窗口”的辦事體驗視頻,相關話題點贊、轉發量短時間內就過萬。
圖源網絡
據悉,福田街道將進一步拓寬鄉音服務覆蓋面,結合智能化手段,持續創新政務服務。
深晚快評:
小窗口也能做出大文章
不會普通話也不怕,在這里說家鄉話就能把事辦妥了。方寸窗口間,親切鄉音傳遞著政務服務的溫度。
便民服務,就是要“接地氣、貼需求”。辦事效率快不快、辦事體驗怎么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溝通順不順。
深圳人來自五湖四海,方言不僅是交流工具,更是情感紐帶。一句熟悉的鄉音,不僅能消除“聽不懂、說不明”的溝通障礙,還能瞬間拉近彼此距離,讓政策解釋更入心、辦事體驗更“有感”。
“鄉音窗口”的創新實踐,生動說明在主動服務、精細服務方面,創新的空間依然廣闊;只要設身處地為辦事群眾著想,小窗口也能做出便民“大文章”。
采寫丨深圳晚報記者 雷海燕、溫瓊
編輯 | 林煜麗
審讀 | 伊諾
二審 | 陸楚一
三審 | 蔡志軍
深圳晚報將隨機抽取幸運粉絲
每人送出2025文博會
VR影院門票2張
1、進入深圳晚報微信公眾號;
2、點擊“發消息”進入對話框;
3、在對話框中輸入關鍵詞“VR影院”,獲取鏈接參與抽獎。
開獎時間:5月21日(周三)12:00
送票場次:
一等獎:5月24~25日(周末場次)
二等獎:5月22~23日(工作日場次)
演出地點: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14D01展臺
注意事項:
1、進入抽獎小程序會有一個5秒的開屏廣告,請勿點擊!請勿點擊!請勿點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2、本門票為贈票,嚴禁轉賣交易;
3、請中獎粉絲在規定時間內填寫領獎信息,如發現填寫信息未至現場兌票,或將進入深晚福利黑名單。如果已被登記入深晚福利黑名單,中獎則視為無效;
4、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深圳晚報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