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有五個親孫子,按年紀排序:賈珠、賈璉、賈寶玉、賈環(huán)與賈琮。賈珠、賈璉與賈寶玉是嫡出,賈環(huán)與賈琮是庶出。
賈母對這五個孫子,親疏各有不同。賈珠是年紀最大的孫子,死后只留下個重孫賈蘭。賈母很看重李紈,從后面優(yōu)待李嬸娘母女也能看出。而賈蘭雖不常出場,也有坐在賈母身側的資格。雖說賈珠死了,他們母子繼承權被邊緣,但地位沒有抹殺。
賈璉是長房長孫,與二房次孫賈寶玉,在賈母心中并不分軒輊。老太太也盡可能地一碗水端平,這從賈寶玉與王熙鳳同樣受寵也能表現(xiàn)出來。甚至在賈璉與王熙鳳之間,賈母也都更偏心賈璉,他與賈寶玉才是榮國府下一代的繼承人。
至于賈環(huán)與賈琮,一個是二房三孫,一個是長房次孫,全是庶出,老太太也并不關心他們,只要安全成大,能傳宗接代也就夠了。
之前有人爆出了賈寶玉是“長房長孫”的爭議,正好也借這個機會講一講,賈珠、賈璉與賈寶玉,誰才是“長房長孫”這個問題。
首先,要明確“長房長孫”,是在宗法制度下的禮法制度,特指長子的第一個兒子。
但“長房長孫”的概念卻并不單一,這里涉及到嫡庶之分。有觀點認為不分嫡庶,就是長子的第一個兒子;也有觀點認為要分嫡出,必須是嫡長子的嫡長子。如今搜集的資料,也很難具體確定。
其實從“長房長孫”的字面意思來看,“長房”與“長孫”不是一個概念的延續(xù)。
“長房”是指嫡長房。以京城賈家為例,長房就是寧國府,二房是榮國府,三房、四房到八房,分別是寧榮二公的其余六個兒子按大小排序,分家另立門戶。
京城賈府的長房、二房,是由寧國公、榮國公兄弟界定,哪怕后來分出的三房之主,也就是寧國公的二兒子,年紀比二房的賈代善大,他也依舊是三房。因為他再大也大不過叔叔榮國公。賈代善作為榮國公的嫡長子,繼承的也是父親傳承給他的賈家二房。
如此一來,以寧榮二公的父親論,京城賈家的長房長孫就是賈代化,其他人都要靠邊站。
賈代化是嫡出,“長孫”就是嫡長孫。但如果是庶出,其實也要稱“長房長孫”,但就不能稱為嫡長孫。嫡長孫有明確規(guī)定,就是正室嫡妻生下的第一個兒子,哪怕是排序最小,也叫“嫡長孫”。
所以,嚴格來講,長房長孫與嫡長孫不是一個概念。長房長孫不同歷史或者地區(qū)可能會有分歧。但嫡長孫的說法更清楚,也更無疑問。
說回賈珠、賈璉與賈寶玉三人誰是“長房長孫”,毫無疑問是賈璉,而不屬于賈珠與賈寶玉。
榮國府的情況很有意思。賈代善死后,嫡長子賈赦襲爵,嫡次子賈政繼承榮國府當家,兩房共享敕造榮國府。
賈珠是二老爺賈政所生的第一個兒子,盡管嫡出,也只是賈代善與賈母的大孫子,不能稱嫡長孫和長房長孫。賈寶玉的哥哥都不是長房長孫,他只是賈政次子,就更不是長房長孫了,只是榮國府二房的寶二爺。
賈璉是賈赦的嫡長子。他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孫。不光是賈代善與賈母的嫡長孫,還要稱為榮國府的嫡長孫,也就是長房長孫。
可能有人會說,“長房”不是寧國府么?其實這是以京城賈氏宗族而論。如果以金陵賈氏來論,寧國府也不是嫡長房,不知道是哪一房呢。而其他每一個分支,也都會傳承自己的“長房”。賈代善就是榮國府的長房,他的嫡長子賈赦、嫡長孫賈璉。賈政也有自己的“長房”,嫡長子是賈珠,嫡長孫是賈蘭。這也沒什么特別可講的。
明確了賈璉的嫡長孫和長房長孫地位,再說一下賈璉一直稱“二爺”而不稱“大爺”的三點原因:
其一,賈璉是賈代善與賈母的次孫,叫璉二爺沒問題,這是尊爺爺奶奶的排序。而賈寶玉的寶二爺,是在家尊父親的排序,與賈璉的“二爺”完全不同。
其二,璉二爺是二房榮國府的第一繼承人,對應的是長房寧國府的第一繼承人珍大爺,“大爺”“二爺”可凸顯出各自的家族地位,非其他堂兄弟可比。
其三,賈璉是二爺榮國公的嫡長房的嫡長重孫,繼承了曾祖的“二爺”身份,可代表榮國府。
正是因為賈璉的多重“二爺”身份,稱二爺要更顯尊貴和代表性。賈璉被堅持以“璉二爺”自稱,就凸顯了他作為嫡長孫,第一繼承人的特殊地位。當然,稱“璉二爺”還有一點是對逝去堂兄賈珠的尊重,也是一個原因。
不管如何,榮國府的長房長孫、嫡長孫就是璉二爺,與寶二爺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也不是能互相比擬的。
?簽約全網(wǎng)維權,抄襲剽竊搬運后果自負
?從原文找線索,還原最真實的《紅樓夢》。
?以上觀點根據(jù)《紅樓夢》80回前故事線索整理、推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