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玉來見賈政,報告要去上學時,賈政冷笑道:“你要再提‘上學’兩個字,連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話,你竟玩你的去是正經。看仔細腌臜了我這個地,靠腌臜了我這個門! ”這是全書中賈政第一次正式出場,也是全書中寶玉第一次見父親的場面,賈政這幾句話是書中他第一次訓子的話,凝結著他對寶玉不喜讀書的全部憎惡、忿怒和仇恨。眾清客從旁解勸,說是“今日世兄一去,二三年就可顯身成名的”,等于作了一個注解,說明賈政的目的是與襲人一致的。
接著賈政對著寶玉的跟班,痛斥寶玉“他到底念了些什么書!倒念了些流言混話在肚子里,學了些精致的淘氣”,然后聽說寶玉已經念到“第三本《詩經》”即《小雅》部分時,便下命令道:“哪怕再念三十本《詩經》,也是掩耳盜鈴,哄人而已。你去請學里太爺的安, 就說我說的:什么《詩經》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只是先把‘四書’一齊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痹瓉碣Z政心目中,只有“四書”才是“書”,只 有把“四書”講明而且背熟,才是“念書”。
在儒家奉為經典的《十三經》當中,《詩經》不是赫然名列第三么?就在“四書”之首的《論語》里面,孔子不是一再叫兒子“學《詩》”,叫學生“學《詩》”么?為什么寶玉讀《詩經》也不算“念書”,只算:“虛應故事,掩耳盜鈴,哄人而已”呢? 很簡單,明清科舉考試,八股文的題目只出“四書”上的文句,所以只有 把“四書”講明背熟,才能夠通過科舉考試去獵取功名利祿罷了。為什么讀書的目的,就是這樣把該讀什么書的范圍,規定得清清楚楚。
于是,賈政和寶玉之間的“父與子”的矛盾,前文表面上的焦點是讀書不讀書,現在就顯露出,實質上是走不走科舉考試、功名利祿、顯身揚名的道路的矛盾。寶玉正惟其不愿走這條道路,所以他所謂不喜讀書,其實只是不喜歡為作八股文而讀“四書”。他在其他方面的學識和文采越多,越是被他父親認為“流言混話”和“精致的淘氣”。但是,時代還沒有進步到使寶玉能根本否定“四書”的權威,寶玉自己仍然認為“除了 ‘四書’,杜撰的也太多呢”,所以他并不能理直氣壯地反對他父親所要求的“讀書”,只能害怕,躲避。
但這一次寶玉受了父親一頓訓斥,有沒有一點悔改之心呢?書中似乎沒有直接寫這一點,但寫了他接著去黛玉處作辭?!氨藭r黛玉正在窗下對鏡理妝,聽寶玉說上學去,因笑道:‘好:這一去,可是要蟾宮折桂了!我不能送你了?!瘜氂竦溃骸妹妹?,等我下學再吃晚飯。那胭脂膏子也等我來再制?!瘒Z叨了半日,方抽身去了。黛玉忙又叫住問道:‘你怎么不去辭你寶姐姐來呢?’寶玉笑而不答,一徑同秦鐘上學去了?!摈煊裾f的“蟾宮折桂”云云,即使還不到反語譏嘲的程度,至少總是對賈政他們認為最莊嚴的大事,開一個輕松的玩笑。寶玉的答復,態度更是鮮明,等于說:什么“蟾宮折桂”才不是我關心的哩,我關心的只是你要等我一起吃晚飯,等我一起制胭脂膏子。
節選自舒蕪先生的“寶玉為什么不喜讀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