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自古美女愛英雄。可是照片中這個眉清目秀的八路軍女戰士周敬星,卻成為戰友們心目中的紅顏禍水。
因為她追求所謂的愛情,害得八路軍中兵力最雄厚,戰績最突出,讓李云龍都自愧不如的英雄團長陳祖林,一世英名付之東流。
提起陳祖林,現在知道他名字的人不多了。
1909年4月21日,陳祖林出生在江西石城縣新坪村。
陳祖林兄弟三人,他是大哥,很早就擔負起養家糊口的重擔。
1930年四月,身為赤衛隊長的陳祖林,參加了伍中豪指揮的紅12軍。
兩個月后,紅12軍劃歸紅一軍團四軍11師,身強力壯的陳祖林是重機槍手,后來又學會了使用迫擊炮。1933年,被任命為紅二師5團機炮連連長。
紅五團是紅一方面軍三個猛虎團之一,創造了無數的經典戰例。
紅軍長征進入粵省,陳祖林用過人的觀察力,發現軍閥藏匿在深山里上萬斤食鹽,一舉解決了困擾紅一方面軍多年食鹽短缺的難題。
攻取道州時,陳祖林更是一馬當先,是全團第一個沖上城頭的人。
湘江戰役中,紅五團面對敵軍三個師的進攻,陳祖林把機槍火力優勢發揮到極致,一直到戰役結束,占有絕對優勢的敵軍,也沒能突破陳祖林據守的陣地。
爬雪山、過草地,陳祖林背著迫擊炮身、炮彈、還有糧食,重量超過一百斤。
有人勸他少背點,他說:現在我少背一顆炮彈,以后就可能要無數戰友付出生命的代價,放心,我累不垮的。
1935年8月24日,敵軍一個騎兵團,突然向剛剛走出松藩草地的紅軍發起進攻。
陳祖林冷靜地架起迫擊炮,一顆顆炮彈準確地落入敵群。炸得敵人人仰馬翻,落荒而逃。
敵人做夢也沒想到,此時疲憊不堪的紅軍,還能保持如此強大的火力。
陳祖林一戰成名,半年后,他被提拔為紅五團參謀長。
1937年8月,紅軍正式改編為八路軍,陳祖林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5團二營營長。
雖然后來公布的685團軍事干部中,二營營長另有其人,可是有幾個將軍在回憶錄中,記載八路軍685團二營營長,就是陳祖林,至于他的這段歷史為何被人為的抹去,大家都心知肚明。
九月下旬,陳祖林參加了平型關戰役。
戰場上,陳祖林從來不會說:弟兄們,給我上!掛在口頭上的就是:弟兄們,跟我沖!
戰斗非常激烈,日軍的小股部隊,偷襲一營的機槍陣地,戰士們猝不及防,不但丟了陣地,機槍也都被日軍奪走。
沒有了機槍火力掩護,戰場形勢斗轉急下。
日軍隨后又開始攻擊1363高地,那是整個戰場的制高點,一旦高地被日軍占領,他們居高臨下,對八路軍115師師部和686團團部,都會構成嚴重威脅。
“一定要把1363高地奪下來!”師首長將任務交給685團的楊團長。
大家都知道,奪下高地不是目的,還要在高地上構筑機槍陣地,才能對日軍實施火力壓制。
楊團長把任務交給二營六連,因為陳祖林曾經是機槍手,所以由他擔任突擊隊長。
日軍行動比陳祖林提前十幾分鐘,可是他們穿著皮靴爬山,速度慢,耽誤了不少時間。
陳祖林帶人沖上山頂,向距離山頂只剩下十幾米的日軍猛烈開火。
但是突擊隊火力還是太弱了,更多的日軍沖上山頂。雙方展開慘烈的白刃戰。
突擊隊犧牲很大,最后只剩下八九個人。
陳祖林打光了最后一顆子彈,用機槍是無法和鬼子拼刺刀的。他打算找一支步槍,或者一把大刀也好,可最終也沒能如愿,只是不遠處,有一枚沒有爆炸的手榴彈。
陳祖林把手榴彈搶在手中,右腿卻不幸被日軍的子彈擊傷,他掙扎著站起來,一個鬼子看到有便宜可占,端著刺刀沖過來。
陳祖林躲過刺刀,用手榴彈,砸碎了鬼子的腦袋。
陳祖林終于有了槍,他怒吼著沖入敵群,那枚沾滿紅白之物的手榴彈,就斜插在腰間。
鬼子看到殺神般陳祖林,終于退縮了。
當日軍準備再次反擊時,卻發現更多的八路軍戰士沖上1363高地。
整個平型關戰役中,戰斗最激烈的,就是攻占1363高地,和老爺廟爭奪戰。
日軍穿皮靴不善于爬山,也給師首長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并在以后《平型關戰斗總結經驗》中一再提起這件事。成為八路軍戰勝日軍的一件秘密武器。
戰斗結束后,陳祖林被轉移到靈壽縣慈峪鎮養傷,為了保證這位英雄營長的安全,在攻擊1363高地時幸存的七名戰士,都奉命留在陳祖林身邊。
靈壽在戰國時期屬中山國,自古民風彪悍,居民重大義,輕生死。
陳祖林利用養傷期間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在慈峪鎮擴編了2000多名新兵,編成八路軍第九大隊。另外還有辛迪生在岔頭鄉組建的第12大隊,兵力1100多人,115師教導大隊在寨頭鄉組建的一個新兵營共300多人。
這三支抗日武裝開始時互不隸屬,兵力雖然都有所擴充,但相比之下,還是第九大隊發展最快,戰績最突出。
1938年12月,八路軍抗大二分校遷址到靈壽縣陳莊,當地的抗戰形勢,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活躍在靈壽縣境內的三支抗日武裝各自為戰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
為了更好的整合抗日資源,1939年3月26日,上述三支抗日武裝,在平山縣東黃泥村由合編為晉察冀邊區第五團,團長陳祖林,政委肖鋒。團部設在平山縣閻莊村。
全團總兵力4750人,是八路軍各主力團中,兵力最雄厚的,沒有之一。
有人說李云龍的獨立團有5000多人,這只是文藝作品的杜撰,現實中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要知道,八路軍120師在冀中擴編的獨立旅,兵力也不過4500多人,下轄三個團的編制。
第五團自從成立以后,兵力始終都保持在5000人上下,即便是在戰斗中損失再大,兵力也能得到及時的補充,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始終沒有被大家都認可的統一說法。
第五團成立之初,就盡顯鋒芒,得益于陳祖林出色的軍事才能,這支部隊很快就成為晉察冀邊區的一張王牌。聶司令評價五團是“能攻善守的野戰主力團”。
五團自從成立以后,截止到1945年五月,千人以上的大規模戰斗,共進行了232次,小規模的戰斗不計其數。其中這些大規模戰斗,絕大多數都是在陳祖林的指揮下完成的。
1939年8月,八路軍平山縣敵工部長貢喜瑞提供情報,日軍第63聯隊板治大庫(日軍稱中板廣治)中隊,護送所謂的“東京慰問團”,到平山縣的溫塘鎮進行“慰問”。
陳祖林當機立斷,命令五團在日軍的必經之路東回舍村一帶伏擊日軍。
五團三個營,有兩個用于阻擊日軍的援軍和接應部隊,一個營是預備隊,對日軍“慰問團”執行攻擊任務的,只有一個營和少量的團支屬部隊,兵力上并沒有太多的優勢。
8月13日凌晨4點左右,五團各營都按時進入預定的攻擊位置。
陳祖林先是命人在路上埋設了50顆地雷。這些地雷都是遙控擊發,是八路軍少有的先進武器。
第5團一共分到了50顆,這一次陳祖林把所有地雷都拿出來,擺明了就是讓日軍“慰問團”有來無回。
萬事俱備,只等日軍來上鉤了。陳祖林喬裝改扮,化裝成一個拾糞的青年,在日軍將要經過的路段來回游走,可是5個多小時過去了,都沒看到日軍的影子。
很多人都認為,是內線提供的情報有問題,今天日軍是大概率不會出現了。
陳祖林也心急如焚,懷疑情報有誤。已經做好了撤退的打算。
但是,陳祖林很快變更了作戰計劃,因為他在望遠鏡中,看到日軍的運輸車隊,正毫無察覺的進入八路軍的埋伏圈。
日軍大部分人乘坐在4輛卡車上(日軍公布是七輛),還有一部分人騎著高頭大馬耀武揚威。
卡車后面,是28輛滿載物資的大排車。
驕橫的日軍連斥候都沒有安排,就大搖大擺的進了八路軍的伏擊圈。
陳祖林一聲令下,50枚地雷同時炸響,鬼子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頓時亂作一團。
與此同時,陳祖林親自操作迫擊炮,用教科書式的射擊水平,將一顆顆炮彈,準確的命中敵群。
十五分鐘后,路面上已經看不到一個活著的日軍。
此戰八路軍共擊斃日軍150多人,俘虜二十多人,其中包括從東京來的慰安婦八人。
戰斗中五團犧牲八人,負傷25人。讓陳祖林耿耿于懷的,是副營長李文章不幸犧牲,他和陳祖林一起參加紅軍,長征時期是紅二師五團二連連長。
東回舍伏擊戰,五團繳獲頗豐,其中包括戰馬58匹,步槍75支,擲彈筒九個,輕重機槍九挺,烈性炸藥2.5噸,其他軍用物資堆積如山。
五團之所以沒有及時清點繳獲的戰利品,還是擔心日軍的飛機。
果不其然,五團剛打掃完戰場,將繳獲的戰利品妥善隱蔽起來。三架日軍飛機就飛到戰場上空,對空無一人的八路軍陣地狂轟濫炸。
與此同時,從溫塘出發的日軍接應部隊,發現“東京慰問團”已經全軍覆沒,氣急敗壞之下,使用遠程火炮,對他們心中可疑的目標持續轟炸了將近一個小時。
1939年9月23日,日軍獨立第八混成旅團31大隊及偽軍1500多人,在旅團長水原義重的指揮下,執行所謂的“牛刀子”戰術,試圖襲擊靈壽縣陳莊的抗大二分校。
正在冀中擴充兵力的八路軍120師主力,準備圍殲這伙狂妄的日軍。
靈壽是五團的發祥地,所以在戰斗中,配合120師作戰的五團,發揮出無與倫比的作用。
陳祖林在慈峪鎮創建的九大隊,對當地的情況了如指掌。他派兩個連的兵力,在慈峪鎮執行誘敵任務,在給日軍大量殺傷后,執行誘敵任務的兩個連主動放棄陣地。
惱羞成怒的日軍窮追不舍,誘敵部隊牽著敵人的鼻子,在陳莊周圍盤旋數日。沿途日軍遭到120師主力沉重打擊,進而陷入重圍。
日軍付出慘重代價后突出重圍,狼狽的逃上魯柏山。準備向西南方的萬寺院逃竄。
不料陳祖林指揮第5團早已嚴陣以待,激戰后將敵人包圍在魯柏山西端的兩個狹小高地上。
9月29日,陳祖林下令發起總攻,被包圍的日軍困獸猶斗,利用有利地形,和沖鋒的五團戰士殺得難解難分。
據當地老鄉回憶說:五團的子弟兵真能打,一天時間和鬼子拼了九次刺刀。
最終將日軍旅團長水原義重及以下1500多人全殲。
陳莊殲滅戰的勝利,雖然名義上是八路軍120師主力完成的,其實貢獻最大的是晉察冀邊區第5團。
戰斗最危急時刻,陳祖林都和鬼子拼起了刺刀,并不幸再次負傷。衛生員要把他抬走,陳祖林怒道:管我干什么,你們不把狗X的鬼子都串了糖葫蘆,我就死在這里了。
這次陳祖林受傷較重,只能留在陳莊一家姓周的地主家中養傷。
陳莊是個大村子,有八九百戶人家,論富裕程度,周家首屈一指。
當時貧苦人家的女孩,一般是沒有名字的,可能周家有錢的緣故,他家女孩不但有個文縐縐的名字周敬星,還讀過書。
那年周敬星只有16歲,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家里突然住進來一個英姿挺拔的抗日英雄,周敬星總是時不時的去找陳祖林聊天,聽他講述戰斗事跡,心里充滿了崇敬。
周敬星的美麗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已經年屆而立之年的陳祖林,開始時對周敬星只是兄妹之情,并沒有其他想法。
在周敬星的悉心照料下,陳祖林很快傷愈歸隊。
不料周敬星也不顧家庭的百般阻撓,毅然選擇跟隨陳祖林去參加八路軍。
周敬星的父親是開明地主,對八路軍是支持的,否則也不會容許陳祖林到他家養傷。
但是女兒的行為,惹得周父極其不滿,他認為是陳祖林把少不更事的女兒誘拐走的。
強龍不壓地頭蛇,周家在陳莊家大業大,沒有他的支持,抗大二分校會增加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后來還是二分校的首長出面保證,陳祖林和周敬星只是純正的友情,并沒有周父想象中的男女之情。
陳祖林帶著周敬星回到五團團部所在地閻莊村,周敬星的美麗、開朗,很快就吸引了無數戰友的注意力。
戰爭讓女人走開,五團戰斗頻繁,周敬星很多時候,不能跟隨大部隊行動,就去當地的婦救會參加支前行動。
很多人認為周敬星是嬌滴滴的大小姐,之前又苦又累,擔心她堅持不下來。
別人要求一次背60斤糧食,為了照顧周敬星,允許她只背30斤,可周敬星要強好勝,絕不肯比別人少背一兩。
沉重的糧袋壓在女孩稚嫩的肩膀上,身體搖搖晃晃,最終還是咬牙堅持下來。
隆冬時節,湍急的河水冰冷刺骨,男人可以脫下褲子過河,可周敬星她們,只能穿著厚重的棉褲,小心翼翼的邁進河水中。
好不容易上了岸,冷風一吹,棉褲結了冰,周敬星她們只能不停的奔跑,防止雙腿被凍僵。
陳祖林凱旋歸來,看到周敬星凍得青紫,血跡斑斑的雙腳,禁不住流下眼淚。
周敬星卻說:只要能時常見到你,就算吃再多的苦,我也愿意。
當局者迷,除了陳祖林,身邊的戰友都看得出來,周敬星對他們的團長,愛得多么執著。
這年冬天,陳祖林從全團抽調了一百多個“神槍手”,組成12個飛行射擊組。不到一個月時間,冷槍斃敵470人。
隨后陳祖林又組建了飛行爆破組,飛行鋤奸組,這些戰斗小組神出鬼沒,把日軍搞的寢食不安。
最出名的一次,陳祖林把所有的飛行小組都組織起來,奔襲石家莊郊外的大郭村飛機場,以犧牲兩人的代價,摧毀日軍飛機五架。
百團大戰的揭幕戰,是五團打響的,攻占日軍重兵把守的娘子關。
娘子關扼守山西通往河北的咽喉要道,一側是陡峭的懸崖。另一邊是水流湍急的洮河,地形易守難攻。
盧溝橋事變后,日軍川木師團攻打娘子關,結果一個多月過去了,娘子關還在守軍手中。
后來日軍使詭計,分兵攻占娘子關上游隘口,然后迂回包抄,試圖切斷守軍的退路。
日軍僥幸得手,開始繼續加強娘子關的防御。在懸崖上修筑了四個大型碉堡。
碉堡里的日軍居高臨下,娘子關周圍一公里范圍內,都在機槍火力覆蓋下。碉堡里的人,甚至可以用手榴彈,攻擊崖下的娘子關城。
五團想要攻占娘子關,并非易事。
1940年8月20日夜間,陳祖林率領五團,突然出現在娘子關附近,并在河北村西建立了前線指揮所。
與此同時,一營渡過洮河,進入磨河灘村。
磨河灘村位于娘子關以西200米一個狹長河谷中,分為三個自然村上磨河灘、中磨河灘,以及下磨河灘。有段時間,娘子關又名磨河灘。
駐守娘子關的日軍,大多集中在中磨河灘村。
一營于次日凌晨一點突然發起攻擊,日軍措手不及,節節敗退,很快就退縮進娘子關內。
一營攻勢不減,采用人工爆破方式,將城墻上炸開一道缺口,戰士們蜂擁而上。
恰在此時,一千多名日軍乘坐火車路過娘子關,并立即投入戰斗。
敵眾我寡,一營主動放棄攻擊,開始交替掩護撤退。撤退前留下一個連隱蔽在磨河灘村按兵不動。
日軍窮追不舍,一營渡過洮河,開始頑強阻擊。
日軍雖然兵力上占有絕對優勢,可缺少渡河器材,幾次試探性攻擊,丟下十幾具尸體后,便停止進攻,與一營隔河對峙。
此刻隱蔽在村子里的八路軍突然開火,日軍被前后夾擊,只能掉頭進攻磨河灘村。
由于日軍缺乏重武器,雙方殺得難解難分,最后日軍出動裝甲列車,向村子里進行炮擊。
一營的這個連傷亡很大,最后只有十幾個人突出重圍。
一營的進攻,吸引了日軍主力的所有注意力,他們沒想到,一營的進攻,只是佯攻,真正進攻娘子關的主力二營,已經潛伏在距離娘子關不足500米處。
那里懸崖峭壁上的城墻年久失修,坍塌了七八米,日軍認為懸崖難以攀登,所以也沒有重點防范。
戰士們冒著生命危險,奮力攀上懸崖,從城墻坍塌處進入娘子關,先是用炸藥摧毀了日軍建在制高點上的四座碉堡,然后居高臨下,把手榴彈丟在日軍盤踞的城墻上,將敵人炸的抱頭鼠竄,二營順利攻占娘子關。
與此同時,五團三營,也用爆破的方式,炸毀了娘子關兩側的鐵路大橋,被日軍視為生命線的正太鐵路徹底中斷。這一天是1940年8月21日。
五團攻占娘子關,不但繳獲了大量的戰利品,還捉了500多名俘虜,算得上是個大勝仗。
23日,五團卷土重來,再次攻占娘子關,這一次戰斗的目的,是試圖圍殲盤踞在中磨河灘的2000多名日軍。
但是日軍的裝甲列車火力太猛,五團又缺少攻擊移動裝甲目標的武器,所以在激戰十幾個小時后,主動撤出戰斗。
這次行動五團傷亡90多人,擊斃日軍大隊長柳更次郎及以下550人。
戰斗前,陳祖林挑選了300多名戰斗力出眾的戰士,換上繳獲的日軍服裝,冒充從娘子關上潰敗下來的日軍,混入中磨河灘村,然后突然開火,給日軍造成重大傷亡后,戰士們又從容的撤回到娘子關上。
娘子關之戰勝利后,陳祖林被授予“英雄團長”稱號。
除了榮譽,還有無數女孩傾慕的目光,陳團長已經三十多歲了,如果不是戰爭,他早就成家立業了。
于是總有熱心人去給陳祖林當紅娘,可無一例外都被周敬星給攔下了,她主動找到陳祖林說:反正你是要找媳婦的,我感覺我比任何人都合適。
其實周敬星對陳祖林的愛戀,周圍人都看得明明白白,這回她主動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看到陳祖林還有些猶豫,周敬星就去找政委肖峰,請他當大媒去說服陳祖林。
百團大戰后,晉察冀邊區四分區就發起了反“蠶食”突擊戰役,陳祖林的五團,是這次戰役的主力。
一個月時間里,與日寇作戰38次,摧毀日軍據點三個,恢復177個村莊的抗日組織。填平日軍挖掘的封鎖溝130多里,收割電話線一千多公斤。
隨后五團又奉命配合冀中軍區發起的反“掃蕩”戰斗。
8月,日軍在兩天時間里,在平山縣制造了九起慘案,屠殺婦孺百姓一千兩百多人。五團奉命回師四分區,給日軍沉重打擊。
日軍在平山、靈壽、行唐等縣都駐有重兵,數量和駐青島、煙臺、濰坊的日軍不相上下。
五團在四分區打得有聲有色,并在戰場上取得了一定的主動權。
10月9日,上級發布命令,號召各地八路軍“學習晉察冀邊區四分區抗日武裝建設的經驗”。
11日,日軍在平山使用細菌武器,9萬多人感染瘟疫,其中15,000多人不治身亡。
瘟疫過后,劫后余生的陳祖林和周敬星在戰友們的極力撮合下,終于喜結連理。
但是由于戰事繁忙,陳祖林并沒有把結婚的事情及時向上級報告。
第二年春天,形勢終于安定下來,上級得知陳祖林和周敬星結婚的消息后,表示強烈反對,因為他們的結合,違背了抗大二分校首長對周敬星父親的承諾。
可是陳祖林和周敬星情投意合,上級要求他們離婚的命令,沒有得到執行。
隨后,上級又指派政委肖峰,讓他出面敦促陳祖林離婚。可肖峰礙于情面,只是輕描淡寫的敷衍了事。
3月初,四分區政委劉道生來到閻莊村,當面對陳祖林提出嚴厲批評。并要求他和周敬星一起,到四分區駐地陳莊說明情況。
3月21日,陳祖林和周敬星踏上去分區的路,他們來到中石殿村外的山坡上,陳祖林對隨行的警衛員說自己口渴了,讓他到村子里討口水喝。
警衛員離開后,陳祖林和周敬星將隨身的行李打開,鋪在地上。
警衛員聽到兩聲槍響,急忙回來查看情況。只見陳祖林和周敬星相對而臥,神色安詳寧靜。只是兩人胸口流出的鮮血,染紅了地上的被褥。
一個英雄團長就這么沒了,是不是被敵人打了黑槍。
可陳祖林手中還緊握著那支從不離身的駁殼槍。另外兩個人都換上了新布鞋,因為當地人有個說法,死去的人不能光腳,否則到了那邊就不能轉世為人。
另外在周敬星的口袋里,還有一首她抄錄的《孔雀東南飛》,娟秀的字跡,被淚水浸泡得模糊不清。
其實只要他們選擇離婚,都會前途無量,可偏偏為了摯愛,他們選擇了殉情。
上級首長對陳祖林的處理意見非常嚴厲,開除D籍、軍籍,并指責這是叛變行為。
所有關于陳祖林事跡,都被封存處理。不允許公開提起。
周敬星的個人資料也全被銷毀,幸好肖峰有一張他和周敬星的合影,人們才知道那個為愛不顧一切的女孩子,是多么的美麗。
前排左1左2是周敬星和肖峰
五團的戰友們,失去了一個好團長,他們不恨團長,也不怨恨周敬星,他們只是不理解,為什么團長就不能和心愛的人生活在一起。
熟悉陳祖林的人,都怨恨周敬星,說她任性、是紅顏禍水。
1981年春天,肖峰將軍收到陳祖林的侄子陳昌良的來信,因為陳祖林的事,這些年來他們家飽受責難……
肖峰流淚了,這是他幾十年來心中的痛。肖峰給陳昌良回信中發誓:不給陳祖林平反,他死不瞑目。
肖峰在平山縣,找到當年在迫擊炮連當排長的何澄勤,當年就是他帶人,安葬的陳祖林夫婦。
在黑石巖烈士陵園,一個雜草叢生的角落里,有個不起眼的小土丘,就是陳祖林的墓。
此情此景,肖峰和何澄勤又禁不住潸然淚下。
肖峰將軍回到住處,夜不能寐,他連夜寫信給聶帥,給劉道生。
沒想到這么多年了,這些老首長們都還清晰記得那個英勇善戰的陳祖林團長。并承諾愿意為肖峰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1988年4月4日,這天是清明節,在黑石巖烈士陵園,為陳祖林烈士立碑舉辦了隆重的儀式。美中不足的是,墓碑上沒有周敬星的名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