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CE在印巴沖突中擊落3架陣風后,多國對殲-10C流露出濃厚的興趣,繼孟加拉國后,外媒稱哥倫比亞可能會購買24架殲-10C。而這次軍售可能是中方重大外交嘗試。
5月16日,南美某軍事網站爆料稱,在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訪華期間,中方曾提出向哥倫比亞出售戰機,也就是這次在印巴沖突中大放異彩的殲-10CE,據悉這次哥倫比亞非常重視,尤其是當聽到,中方愿意以4000萬美元的單價出售24架殲-10C時,佩特羅致電哥倫比亞空軍詢問是否需要購買。
隨后,外媒大肆炒作稱,哥倫比亞可能會購買24架中國殲-10CE。雖然南美這個軍事網站的消息真假無法證明,但如果哥倫比亞真要購買殲-10CE,也不是不可能。哥倫比亞現在急需一款高性能戰機,然而因為經濟和軍費不足,哥軍方已經考察很久了。
此前哥倫比亞主戰戰機是以色列“幼師”,這是80年代的老貨,早就落伍,相比巴西裝備的“鷹獅”和委內瑞拉裝備的F-16和蘇-30MKK相差甚遠。而哥倫比亞長期與周邊國家關系不睦,因為美國在拉美的盟友之一就是哥倫比亞。為了彌補與鄰國的差距,法國陣風,美國F-16,歐洲多款戰機都考察過。
畢竟作為美國盟友,哥倫比亞自然是親西方的,也相信西方的宣傳,西方長期以來在抹黑中國軍工,稱中國軍工雖然便宜,但缺乏實戰考驗,科技含量相對西方低,總之,在掌握國際話語權下,許多國家都在西方的宣傳下,對中國軍工持有偏見或老眼光。
但在過去的印巴沖突中,中國軍工大放異彩,尤其是殲-10CE戰機,擊落了3架印度陣風,1架米格,1架蘇-30,1架幻影-2000。雖然印度極力否認,但法國和美國官員都證明了,巴基斯坦空軍起碼擊落了1架以上的陣風戰斗機,這下陣風的神話破滅了。西方各國再度重新評估中國軍事實力,就連彭博社和《金融時報》,都不得不承認,中國殲-10C戰機擊敗了歐洲最先進戰機。
哥倫比亞媒體也認為中國軍工經受了實戰的考驗,不是不能選擇。就在哥倫比亞總統訪華期間,宣布了加入一帶一路倡議,而購買24架殲-10C的消息也是在這個時間里爆出來的,而且據悉中方愿意在貸款和交付方式上給予哥倫比亞優惠。而這對于軍費少的哥倫比亞就非常有吸引力了。
要知道,印度采購陣風單價高達2.4億美元,印尼采購陣風也超過1.9億美元,F-16V哪怕基礎款都超過8000萬美元,這些都不是哥倫比亞這種經濟可以玩的轉的。而4000萬美元單價,且有貸款,還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尤其是殲-10C剛擊落號稱最強四代半戰機陣風,這些綜合下來,非常有競爭力。
而且此前孟加拉國也有意采購殲-10C,其實去年孟加拉軍方就考察過殲-10C,這次印巴沖突殲-10C擊落印度戰機經受了實戰考驗,而且現在印度和孟加拉國關系也頗為緊張,孟加拉國采購中式武器又不是第一次,所以如果真要采購殲-10C也很有可能。
可以說,這次印巴沖突,給中國軍工上演了一場震撼的買家秀,這個廣告讓全世界都注意到了殲-10C和中國軍工。對于小國來說,殲-10C的單價非常有性價比,尤其是相比西方,他們不用擔心后勤被卡,也沒有附加條件,還有中國全套信息體系,這就對小國非常友好。
看似單價低,但這對中國軍工擴大國際軍火市場份額非常重要,過去西方抹黑貶低中國軍工沒有實戰經驗,現在中國軍工在實戰中一戰成名,美西方再也沒法拿這來貶低中國軍工了,客觀上有利于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高。而對很多國家來說,一旦他們采購中國軍工,就會接連采購中國武器,因為中國軍工強大的不僅僅是單個武器,更多的是中國軍工體系。從0到1很難,但從1到10就很簡單,這也可以說是中國外交重大嘗試。
哥倫比亞是美國在拉美重要盟友,如果采購中國軍工,那肯定會造成重要影響,給其他美盟友打個樣,而采購中國軍工后,可能會改變地區地緣態勢。殲-10C優秀的實戰表現可能會改變西方長期高價出售武器的局面,也讓很多小國有了更多的選擇,而對于高價采購陣風戰機的國家就很尷尬了。中國軍工幾十年的埋頭發展,終于迎來了“逆襲”的一天,在此基礎上,西方會重新評估對中國的實力,這對提升中國影響力,加快中國走出去非常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