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羅忠明 通訊員黃苑樺 吳燕華 近日,鶴山市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成功執結,最后一筆執行案款被打進申請執行人張某的賬戶里。“麥法官,謝謝你們這三年來一次又一次為這件案子奔走,賠償款終于收齊了,心里也踏實了……”張某向鶴山法院執行法官麥國星連聲道謝。
時間回到2021年7月,張某的丈夫楊某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意外身亡,張某在悲痛之下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肇事方賠償損失。減扣保險公司賠償限額后,法院依法判決被告符某、蘇某向張某賠償39萬多元。然而,符某、蘇某并沒有積極履行生效判決,還玩起了“失蹤”。
2022年7月,法院依法對該案立案執行。通過網絡查控、線下查人找物等措施,執行干警查詢到符某名下有一輛貨車,便將該車輛查扣到案進行評估拍賣,得款8萬多元,另扣劃蘇某銀行賬戶內的3000多元,并及時將上述款項轉付給張某,但離判決賠償的數額還差一大截。
該案沉寂了將近一年之久,正一籌莫展之時,事情有了轉機。2023年10月,張某告知執行干警,被執行人符某在某社交平臺上發布了其在海南省文昌市運營貨車的視頻。獲悉該線索,承辦人立即與當地法院聯系,并驅車趕往海南文昌。在當地法院的大力協助下,執行干警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將被執行人符某、蘇某送進文昌市拘留所。
“有履行能力卻拒不履行,必須嚴懲!”鑒于被執行人符某拒絕向法院報告財產,且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其行為已涉嫌構成犯罪,為兌現申請執行人合法權益,執行干警果斷進一步采取措施,于同年11月依法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追究符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刑事責任。在公安機關偵查期間,被執行人符某受到刑事強制措施的高壓震懾,認識到其“賴債”行為的嚴重性,主動聯系法院,表示愿意付清剩余案款。
最終,在鶴山法院執行干警不懈努力下,時隔三年,屬于張某的賠償款終于追齊了。本案通過“財產查封+異地聯動執行+拒執罪刑事懲戒”,嚴厲打擊逃避執行行為,也是鶴山法院持續保持執行高壓態勢,以“如我在執”意識竭力兌現當事人合法權益的生動寫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