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 隨著手機消息鈴聲響起,申請執行人陳女士打開手機,一條銀行到賬短信映入眼簾。
“我的賠償款這就到賬了?這比預期快了半個月!”驚喜之下,陳女士立刻撥通執行法官的電話,激動地說,“法官,我還沒到法院填資料呢,錢就到了,現在執行款發放這么智能啦?”
電話那頭,執行法官笑著解釋:“您還記得您填的《收款賬戶確認書》嗎?就是它派上用場了。我們現在實行的無收據線上發還案款機制,不用當事人來回跑,只需要在系統內填上您確認預留的賬戶信息,案款就可以‘一鍵直發’!”
痛點倒逼改革:
讓“沉睡案款”動起來
過去,執行案款發還堪稱當事人的“煩心事”。傳統的執行案款發還模式存在諸多弊端:
1
手續繁
每筆執行案款到賬后,執行法官都需要通知當事人親自前往法院,還要攜帶身份證、銀行卡等證件材料,現場要填寫收據或者領條等資料。
2
往返跑
有的當事人在外地,來回一趟往往需要一天以上的時間,有的當事人年紀較大,填寫收據或者領條時因為不符合標準,可能需要往返多次補交材料。
3
周期長
當事人遞交材料后,還要經過內部繁瑣的審批流程,才能完成案款發還工作,從法官通知、當事人提交材料到財務審批,一筆案款可能需要一個月才能到賬。
這一過程不僅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對于部分身處外地或案款數額較小的當事人來說,來回奔波的時間成本和經濟負擔過高,導致部分執行案款長期滯留在法院賬戶,無法及時發放到當事人手中,嚴重影響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司法公信力。
智慧執行破局:
“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
2025年4月9日,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推行無收據線上發還執行案款機制,一套“減法組合拳”直擊痛點:
1
賬戶信息提前采集
申請人只需在申請執行立案或首次執行約談時,填寫《收款賬戶確認書》,預留收款賬號等關鍵信息。這樣一來,執行案款到賬后,法院可依據當事人提前預留的賬戶信息,直接在“一案一賬戶”系統內將案款發還申請人,無需再臨時聯系當事人獲取賬戶信息,大大縮短了案款發還的準備時間。
2
無需提交收款收據
取消了傳統模式中當事人提交收條或其他收款證明材料的要求。執行法官在案款到賬后,在系統內填寫當事人預留的賬戶信息后,可直接按照既定流程進行案款發放。這一舉措不僅簡化了手續,還減少了當事人的往返奔波,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3
線上線下全覆蓋
除了線下立案,當事人通過“人民法院在線服務(湖北)”微信小程序線上申請立案時,按照提示填寫相關賬戶信息,也可同步生成收款賬戶確認書,實現“指尖操作、一鍵確認”。
4
歷史案件兼容
針對機制實施前已到賬的案款,當事人補交確認書后同樣適用線上發還,避免遺留案件積壓。
自無收據線上發還執行案款機制實施以來,孝感兩級法院已通過該機制(含歷史案件)成功發還執行案款超600筆,累計發還金額達到1000萬元。案款發還效率大幅提升,案款到賬后,基本10天內能支付完畢。
這些數字背后,是當事人手機里閃爍的到賬短信凝結的民生溫度,是法官辦公桌上日益減少的紙質材料見證的執行效率躍升,更是司法為民的初心搭載數字快車在“智慧司法”跑道上的加速馳騁。
靶向難點攻堅:
“服務多一步”換取“發放零失誤”
機制的高效運行背后,是法院人對每個細節的 “較真”。在立案環節,郵寄立案的特殊性成為首個需要攻克的 “關卡”—— 不少當事人通過郵寄材料申請執行時,常因忽略或不熟悉流程,未同步提交《收款賬戶確認書》。
“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幾十份郵寄材料,發現缺少賬戶信息就第一時間電話聯系當事人,有時候還要‘手把手’指導他們填寫后再寄回來。” 立案庭工作人員介紹道,“賬戶的正確填寫是機制良好運行的前提條件。一些年齡較大的人不會查詢銀行信息,我們也會主動服務,幫助查詢填寫,盡量確保信息采集一次到位。”
即便如此,仍有個別賬戶因填寫疏漏埋下隱患,出現填寫無效卡號、非本人卡號,或者開戶行錯誤、付款開戶名非申請執行人名稱等情況。
為筑牢案款發放的 “精準防線”,執行法官在案款發放前始終保持審慎態度,對每一筆待發款項的賬戶信息進行二次核驗,通過電話、短信等多渠道主動聯系當事人,確認賬戶狀態是否正常(如是否存在未激活、休眠等異常情形)、賬戶權屬是否清晰、關鍵信息是否準確。這一措施,有效減少了因賬戶問題導致的發放延遲或錯誤,為案款安全直達當事人賬戶再加一道 “安全閥”。
“司法為民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機制運行中每個堵點,都是我們改革的發力點。”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肖中興說,“針對郵寄立案的信息補正和老年人群體使用難等問題,我們正在研究可否在法院官網、立案小程序中增設‘案款發放指引’模塊,不僅提供《收款賬戶確認書》電子模板下載、開戶行信息查詢鏈接,還提供直觀的圖文演示或視頻教程,讓當事人‘一看就懂、一填就對’。”
從“紙間”到“指尖”,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孝感法院以執行案款發還的“小切口”改革為支點,撬動司法為民的“大民生”工程。依托數字化改革,精準打通權益兌現的“最后一公里”,生動詮釋了孝感法院司法為民的初心,也悄悄重塑著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體感速度”。
下一步,孝感法院將繼續以智慧法院建設為引擎,把“小切口”改革的“神經末梢”延伸至司法服務各環節,持續以“小改革”撬動“大民生”,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社會誠信建設貢獻司法力量。
來源:陳誠
編輯:李潔
審核:冷文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