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信息轉自:湖北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
遠安:探索“村社共建” 百名農民“居家”就業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王倩、伍玉華、虞順意、鄧尚玲)“將兩個花瓣重疊,穿入黃色花芯,就是一個小花朵……”5月12日,遠安縣舊縣鎮鹿苑村“村社共建”課堂熱鬧非凡,來自宜昌市西陵區葛洲壩街道錦繡社區翎熹工作坊的手工達人,正在為鹿溪流域的農村婦女分期開展手工藝制作技能培訓。
在手工達人的指導下,學員們制作的這批手工花和串珠造型精美,被錦繡社區現場回購,將出口到法國或進入宜昌城區街市銷售。參訓學員黃慶巧高興地說:“一天做手工花600多支,一個月可以增收1000多元,以后在家不會閑著了!”
今年4月,遠安縣舊縣鎮鹿溪流域聯村黨委“牽手”宜昌市西陵區錦繡社區,簽訂了宜昌首份“村社共建”合作協議,探索城鄉之間資源互補、產業聯動和文化共融。隨著規模性接單落地,帶動100多名農村婦女實現“居家”就業,手工技藝迅速轉化為“指尖經濟”。
培訓當天,村里的“山貨”也變成了“俏貨”。鹿苑村村民黃啟文種植的2000多斤枇杷被錦繡社區工作人員“一網打盡”。工作人員一邊品嘗裝簍,一邊拍攝圖片在社區采購群內分享?!拔乙?0斤!給我留20斤……”原生態的農特產品,讓社區采購群瞬間“炸了鍋”,也堅定了黃啟文“居家”就業的信心。
“推行村社共建的最大好處,是讓農村人忙起來了!”鹿苑村黨支部書記付煒煒介紹,目前正在和錦繡社區共同策劃暑期研學活動,計劃開展田園采摘、非遺茶文化體驗和文藝演出,提振鄉村文旅熱度,輻射帶動更多村民就近就地就業。
“我們轄區有28個居民團購群,21家社會組織。村里的民間文化讓城市手工藝品有了泥土氣息,村里的農特產品可以直通城市餐桌!”錦繡社區黨委書記邱敏一邊展示社區團購群的強大購買力,一邊感言:“鹿溪流域在基層治理、生態保護、非遺傳承等方面的經驗,也為錦繡社區工作提供了參考借鑒,促進了城鄉在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交融互補”。
“新時期的城鄉融合怎么融?我們的思路是:吸引市民下鄉,推動山貨出山”。遠安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張文介紹,目前遠安7個聯建片區的30個行政村已與宜昌城區的7個社區攜手共建,將持續規范和打造村干部帶貨、直播助農、“村咖”打卡等新場景與新業態,拓展聯村共建工作成效,激活城鄉融合發展“一池春水”。
排版/審核:杜坤
臨沮論壇法律顧問:湖北沮城律師事務所 楊先波律師
法律咨詢電話:13872676751(微信同號)
本文完
鄭重聲明
我們注明為網友發布的曝光內容,都是出自于赤腳網(www.chijio.com)。都是網友實名認證后自行在官網發表的,我們只協助轉發,從不幫人發布曝光內容,也從不轉發未認證用戶發布的內容。如需發布曝光內容,請自行在赤腳網官網按要求注冊賬號、完成認證,再自行發表。
注:在赤腳網官網注冊、認證、發帖是不會收取任何費用的。更多功能點擊對話框菜單直接進入。
3、
4、
5、
6、
特別提醒:底端廣告由騰訊系統自動投放,與本微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