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早報》報道,近日印度智庫“聯合作戰研究中心”的主任庫馬爾表示,中國對這次印巴沖的介入程度,“遠超外界的認知范圍”。在為期15天的沖突里,中國幫助巴基斯坦重新部署防空雷達,并調整衛星對印度的覆蓋范圍,印軍采取的任何空中行動,中巴都能知曉,戰場完全透明。
印度智庫“聯合作戰研究中心”的主任庫馬爾
這家印度智庫雖然自稱具有獨立性,但有著印度國防部的背景。其顧問委員會成員包括印度防長辛格、印軍各軍種的最高指揮官。這次指出中方為巴方提供情報支持的庫馬爾,曾任印度海軍副參謀長,現在印度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處就職。所以這家智庫的報道,可以被視為印度政府的官方行為。
印方這次指控就是空口白牙,沒有拿出任何證據,完全是一家之言,不排除背后是在刻意誤導輿論。很有可能僅僅是對沖突的事后評估,結合中方的表態而得出的結論。此前在與巴方的通話中,中方明確強調,支持巴方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這里“支持”二字,顯然和“尊重”有著明顯區別。再加上巴空軍超出外界預料的表現,或許讓印方認定,巴方得到了軍事大國的支持,考慮到中巴的鐵桿關系,所以便想到了中國。
當然,無論印度說的是否屬實,中方也都確實有能力,為巴方提供滿足戰場需要的情報支持,實現戰場的單向透明。巴空軍發言人在介紹5月7日空戰經過時曾表示,印軍在起飛時,巴方就捕捉到了相關動向,并立即采取反制行動,成功擊落了印軍目標軍機。后續流出的飛機殘骸地點也表明,印度軍機可能在離開機場沒多久,就被巴空軍殲-10CE攜帶的PL-15E超視距獵殺。
現代空戰就是如此,先敵發現,就能夠實現先敵打擊,掌握戰場主動權。從空戰結果來看,巴空軍確實在掌握戰場態勢方面有著明顯優勢。由于美方不允許巴軍方在印巴沖突中使用美制武器,所以幫助巴軍方獲得這一戰場優勢的,毫無疑問就是中式裝備。
近些年來,中巴軍事合作日益深化,尤其是在空軍方面,巴基斯坦成體系的引進了中式裝備。相較于印度的“萬國造”,在現代空戰中想要建立更有作戰效率的優勢并不難。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幾天前,印度退役陸軍中將還曾揚言,寧愿和中國打而不是巴基斯坦,一副可以“穩勝”中方的傲慢姿態。現在看來,印軍高層應該還是較為清醒的。既然他們認為中方提供的情報支持,可以幫助巴方實現戰場單向透明,那么想必也能認識到,如果他們面對的是解放軍,印軍將更加沒有還手之力,戰場將會是全方位碾壓。
不過需要提醒莫迪政府的是,中方向來主張南亞保持和平與穩定,印方如果非要將中方卷入印巴之間的爭端,不僅會讓印度的處境更加被動,而且還會將問題復雜化,因為如果牽涉中國,美國及其跟班很有可能也會跳出來橫插一腳,原本緩和的印巴局勢,將會變成大國之間的博弈,而印度到時候只有當棋子的份。
與其想著怎么給中方扣帽子,莫迪政府不如好好反思這場空戰的結果對印度來說意味著什么。盡管其宣揚這是一場屬于印度的“勝利”,但外界都清楚這是自欺欺人的內宣需要罷了。印度在軍事上,已經難以對巴基斯坦形成優勢,更沒有資格碰瓷中國,如果還要對中巴維持敵對姿態,莫迪政府未來所將遭到的反噬只會更加嚴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