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北京市民在社交媒體曬出了自己的新發現,北京地鐵的扶梯上出現了“小腳印”……
圖源:上觀新聞
這些“小腳印”有什么特別含義呢?
記者從相關地鐵運營企業了解到,該標識旨在提醒乘客不必“左行右立”,而是可以選擇并排站立,并提醒乘客站穩扶好。
不過,目前這一標識并非所有地鐵扶梯都有,記者在大望路等地鐵站就沒有看到類似標識,但地鐵站都會在扶梯口明確顯示“站穩扶好”的字樣,并在墻上顯眼位置張貼乘坐扶梯的溫馨提示。
溫馨提示用圖片和文字標明了乘坐扶梯的禁止和注意事項,比如禁止使用手推車、禁止逆行、禁止倚靠等。圖源:上觀新聞
多地不提倡扶梯“左行右立”
其實,對于乘坐扶梯“左行右立”——這個大家習以為常的“好習慣”,北京地鐵自2018年起就已取消倡議提示,并大力宣傳引導乘客在乘梯時站穩扶好、注意腳下安全。
不只是北京,近年來,上海、廣州、南京、成都、香港等多地都提醒:不提倡“左行右立”。
廣州地鐵:“左行右立”既不安全也不高效
據媒體報道,2018年,廣州地鐵就曾發聲稱,乘坐扶梯不提倡“左行右立”。2023年4月,廣州地鐵再次提醒,“左行右立”既不安全也不高效。
上海地鐵:禁止乘扶梯時行走和奔跑
早在2012年,上海地鐵已經取消“左行右立”的規定。到了2019年,施行了多年的“左行右立”被徹底叫停。自動扶梯乘梯須知中明確規定:禁止行走或者奔跑。也就是說,沒有必要空出左邊的通道,因為扶梯上禁止走動。
2023年5月1日,《上海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實施,進一步明確“禁止影響電梯安全運行的行為”,提出“開展電梯安全宣傳咨詢、教育培訓”“發現違反電梯乘用規范的行為予以勸阻”等。
成都地鐵:不提倡!
2024年,有網友建議成都地鐵用喇叭提醒引導乘客,乘坐電扶梯時“左行右立”。對此,成都地鐵回應表示,電扶梯每級階梯的高度,遠高于普通步行樓梯,在電扶梯上行走,存在“摔倒、跌倒”的風險,還可能引發大面積的踩踏,建議大家乘坐電扶梯時保持靜立。如果乘客確實有急需,可以選擇步行樓梯快速通行。
為什么叫停“左行右立”?
“左行右立”,指的是搭乘扶手電梯時靠右站,將左邊的空間留給趕路的乘客或給緊急情況留下通道。
這一做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44年英國倫敦地鐵里“請站到右側”標識,后來成為了國際慣例,被國內很多城市引進,甚至被稱為“衡量城市文明的一種重要標尺”。不過近些年來,自動扶梯“左行右立”的做法暴露出諸多弊端和安全風險。
根據南京地鐵運營公司統計的運營數據,長期“左行右立”對電梯的損害很大,95%的電梯損壞是由于電梯受力不均衡導致的。
此外,“左行右立”反而降低了扶梯運行效率。有研究表明,當人們“左行右立”時,扶梯每分鐘可運送81名乘客,而當兩側同時站人,扶梯每分鐘可運送的乘客達到113名,“左行右立”為了方便少數乘客趕時間,讓更多乘客堵在了扶梯入口處。
此外,人在電梯上行走,更容易導致電梯事故,數據顯示,約四分之三的扶梯事故是由于人們走動導致的。
為何乘坐扶梯時不適合走動?
扶梯的梯級高度與樓梯的臺階高度不同,按照目前實施的國家標準(GB16899-2011),電動扶梯的梯級高度一般為21cm,最高不得大于24cm,高于公共場所樓梯要求的設計高度(13cm-18cm);
此外,按照規定,電動扶梯的梯級進深不能小于38cm,遠遠高于國家對普通樓梯踏步寬度最低要求(22cm)。
另外,商場里面電梯的速度,一般來講是每秒0.5米,而地鐵里的電梯速度則更快一點,大約為每秒0.65-0.7米,屬于“高速電梯”。
從自動扶梯的設計原理看,自動扶梯的坡度,比日常的建筑機制結構的樓梯高度要高一點,并不適合行走。
如果人們在自動扶梯上行走,很容易踏空或被絆倒,一旦摔倒或發生緊急情況,很容易“帶倒一大片”。
專家:坐自動扶梯時只需站穩扶好
電梯專家表示,“左行右立”這種方式會產生平衡偏差,導致“左行”一邊電梯負載較輕,右邊載荷較重,這樣會產生傾斜。
所以,在乘坐自動扶梯時只需站穩扶好即可,著急趕時間的乘客,如需安全快捷通過,最好的方式還是走樓梯,更高效、更可持續。
此外,電動扶梯上存在容易“咬人”的危險區域,乘坐扶梯一定要注意,不要做這些危險舉動:
△不要倚靠扶梯側面圍裙板;
△不要讓手、腳、衣服下擺等靠近電梯夾縫,避免發生夾卷事故;
△不要在梯級上快步走動、奔跑,更不要逆行;
△不要將身體探出扶手裝置以外,以防碰撞或墜落;
△不要將拐杖等尖利硬物插入電梯縫隙或凹槽處;
△不要在扶手帶或內外蓋板處攀爬;
△離開扶梯時,不要停在扶梯出口交談或四處張望,以防跟后方人員發生碰撞。
不過,無論明確過幾次不能“左行右立”,但直到現在,不少市民乘坐扶梯還是習慣站在右邊。不少網友委屈稱,不是我不想改,有時候是沒辦法。對此,更多人表示,應該加強宣傳。
不要再把
“左行右立”當成“高素質”習慣
可能會增加事故發生幾率
這個習慣真的要改!
來源/央視網綜合廈門日報、廣州日報、北京日報微博、光明日報微博、上觀新聞、BRTV新聞、新京報、央視新聞、人民日報
編輯/廖蕓卿
審簽/明芳
監制/喬虹
轉發,周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