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影院從單純的放映場所升級為承載社交儀式、情感共鳴與文化表達的多維空間時,觀眾自然會將其納入生活剛需。
當前電影市場的困境,并非源于觀眾娛樂需求的消亡,而是行業對觀眾群體變遷的遲鈍反應。唯有打破“年輕崇拜”的固有思維,在穩固青年市場的同時深耕中老年藍海,用優質內容與精準運營重建觀眾信任,才能讓影院真正煥發新生。
作者|毛浩宇
編輯|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五一檔過后,“電影已死”的論調又開始甚囂塵上。
各方分析泉涌而出,或從整體大盤數據切入,或從票價及票補入手,或從電影院生存狀態來談,都有理有據。但當我們把問題的重點再次聚焦,會不禁疑問:
作為消費主體的觀眾哪去了?
又或者說,來看電影的觀眾們,到底是哪些人?他們為什么愿意進電影院消費?進一步推導出,為什么其他人不愿意進電影院?
如此,才能找到癥結所在。
燈塔研究院《2025年五一檔電影市場洞察報告》顯示,檔期內女性用戶占比55.9%,年齡分布進一步成熟化,人均觀影1.14次,92%的觀眾在檔期內只看一部影片,觀影活躍度同比去年降低,單均購票1.82張,結伴觀影屬性降低。
另據燈塔研究院《燈塔2024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盤點報告》,25歲年輕觀眾占比下降至21%,女性觀眾比例58%,兩性觀眾占比差值升至17%。
數據充分表明,年輕觀眾的流失、男性觀眾的離場、人均觀影次數的降低、結伴觀影氛圍的缺乏,都成為大盤遇冷的重要原因。
01
內容為王,不應只是口號
年初,《哪吒2》火爆出圈,截至發稿前,其票房已達驚人的153.93億元,以至于有人喊出今年大盤再破600億元的口號。沒承想,往后的情人節檔、清明檔和五一檔大盤持續遇冷。可想而知,內容質量的不確定性正在消耗觀眾耐心。
仔細分析《哪吒2》的觀眾畫像,也能夠很清晰地發現,女性觀眾占比已達到64.6%,男性觀眾占比僅35.4%。年齡上,30歲以上觀眾占比已達51.5%,而24歲以下觀眾僅有31.8%,20歲以下觀眾更只有10.3%。
這充分說明,如今90后出生的觀眾,才是電影消費的主力;10后出生的觀眾,早已無法像90后一樣形成對電影的“賦魅”。
這也再正常不過,畢竟80后的主流媒介環境是碟片、KTV,90后是電影院,00后則是移動互聯網和流媒體,至于10后、20后的主流媒介,大概會是全息交互的影游融合產品?
可以設想,當90后們逐漸步入中年,肩負家庭、開支等壓力,進電影院的機會更是屈指可數。更何況,去電影院觀影不僅需要沉沒的時間成本,還有交通出行,還有可能存在的餐飲消費,還有可能路上遇到的各種突發狀況。
最重要的是,當他們終于“風塵仆仆”地走進銀幕緩緩亮起的電影院,還要面臨影片質量忽上忽下的“不確定性”。
這大概是最老生常談的話題,只要缺乏優質影片供給的問題無法緩解,即使再優惠的票價、再大力度的口碑營銷、再大架勢的明星陣容,可能也無法把觀眾拉回電影院,行業也可能無法重回曾經的盛況。
流媒體時代,觀眾已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內容篩選者。創作者如果繼續沉溺于圈層自嗨,沉迷于流量營銷或明星噱頭,忽視大眾審美與情感共鳴,忽視內容質量的工業化打磨,終將被市場淘汰。
02
電影院改革,勢在必行
在我們年初對《哪吒2》爆火的分析文章——微短劇比電影更受益于口紅經濟?結果春節檔...里,指出過一條重要原因——電影院對于合家歡氛圍的營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結伴觀影的頻次。
除去春節檔,其他檔期,也可以大力宣傳合家歡的氛圍。此外要看到,當前以00后為主體的年輕一代的婚戀意愿飛速下降,也給電影和電影院的發展帶來危機。
以往,電影院是年輕人重要的線下社交場景,戀愛、交友、聚會,都會選擇電影院。但隨著社交媒體和線上社群的興起,當下的年輕人更傾向于通過直播、短視頻平臺進行實時互動和內容分享。過去幾年,觀眾線上“刷短視頻”的頻率持續上升,線下娛樂消費整體減少。
劇本殺、密室逃脫、電競等新興娛樂方式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文旅活動的興起,如主題公園、沉浸式展覽、演唱會、citywalk等,也分流了部分的觀影娛樂需求。
電影院可以通過主題觀影、主創見面會、沉浸式技術(如4D/VR)等方式增強線下觀影的不可替代性,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區域觀眾偏好,實現精準排片與營銷。此外,還能將影院與餐飲、文創、展覽等業態融合,打造復合型文化空間。
唯有如此,才能在流媒體和多元化娛樂的沖擊下,重新激活觀眾走進影院的熱情,奪回主動權。
03
銀發經濟,是未來藍海
以往,業內經常呼吁要拉動年輕人重回電影院。但當回到開頭的數據會發現,既然30歲以上觀眾占比已達51.5%,為何不順水推舟,將這群老年觀眾也同樣拉回電影院?
行業長期將“年輕化”視為救命稻草,卻忽視了30歲以上觀眾已占據半壁江山。
事實上,在很多地區,“夕陽紅觀影團”已經深入融入老年群體的日常生活之中。
許多地方甚至專門組織老年群體在七夕節集體觀看經典電影《廬山戀》。
當然,上述活動還只停留在公益范疇。2025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我國的人口數據,60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為31031萬人,占全國人口的22%。老年人口比重持續提升,使得我國快速步入到了“深度老齡化”社會。
這群“有錢有閑”的銀發族正是未被開發的藍海。行業如果以此為抓手,深入挖掘銀發經濟中的電影市場,前景可謂廣闊。
畢竟,除了群體基數龐大以外,機場、景點、購物中心隨處可見的老年消費者,已經充分證明了老年群體的強大購買力。他們有錢、有閑,也有品,對于好電影,自然是愛不釋手。
大膽假設一下,如果電影在工作日的白天實行專門針對老年群體的低價票,是不是能夠優化資源配置、充分挖掘“閑暇”時間的排片資源?
同時,創作者們也要更積極關注和研究老年群體的審美偏好,開發更多懷舊、家庭倫理、歷史人文等題材相關的作品。
如果把這部分“被忽視”的老年群體調動起來,相信市場表現不會太差。
04
尊重觀眾,就是尊重電影本體
年輕觀眾需要的不是“被教育”而是“被尊重”;
男性觀眾渴望的不是“被迎合”而是“被理解”;
老年觀眾需要的是不是“被忽視”而是“被重視”;
所有觀眾期待的不是“被動消費”而是“主動參與”。
當影院不再是單純的放映空間,而成為承載社交儀式、情感共鳴、自我表達的文化樞紐時,觀眾自然會重新將其納入生活剛需場景。當影院不再固化思維,而是充分放開眼界,調動資源,在“拉動年輕人”的基礎上,大力“穩固中老年”,電影市場自然會重現生機與活力。
「四味毒叔」
出品人|總編輯:譚飛
執行主編:羅馨竹
商務合作:13671275210
聯系郵箱:siweidushu@126.com
微信公眾號lD:siweidushu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