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孟子也講“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祖宗早就把處世的門道說得明明白白。可現實里,總有人莫名其妙就成了被欺負的對象,委屈巴巴地想:“我怎么這么倒霉?”
其實啊,被欺負真不是因為你天生軟弱,而是少了這些老祖宗傳下來的處世智慧。
你被欺負,不是因為你太弱,而是你缺少這些處世法則
一、不懂“亮劍”,只會當縮頭烏龜
老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話雖然扎心,但太真實了!有些人總覺得退一步海闊天空,結果退著退著,連自己的底線都沒了。
朋友小林就是個例子。剛進公司時,同事總把雜活甩給他,今天讓他幫忙寫報表,明天讓他跑腿買咖啡。小林想著都是同事,多干點沒關系,結果時間長了,這些破事全成了他的“分內事”。有次他實在忙不過來拒絕了,同事居然陰陽怪氣:“平時挺積極,一到關鍵時候就掉鏈子。”小林委屈得直掉眼淚,早知道一開始就該拒絕!
《論語》里說“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是別人對你好,你就加倍回報;但別人欺負你,別傻乎乎忍氣吞聲。就像刺猬,平時看著軟萌,遇到危險立刻亮出刺。你得讓別人知道,你脾氣好,但不是沒脾氣!
二、分不清“好心”和“傻氣”,成了冤大頭
有句俗話叫“升米恩,斗米仇”,說的就是有些人把你的好心當成理所當然。你幫他一次,他感恩;幫十次,少一次他都記恨你。
樓下王阿姨就栽過這跟頭。鄰居家小兩口工作忙,她看孩子可憐,經常幫忙接送、輔導作業。一開始人家還說“多虧有您”,時間久了,接送晚幾分鐘都要被埋怨。有次王阿姨生病沒去接,小兩口居然找上門指責:“我們信任你才把孩子交給你!”王阿姨氣得血壓飆升,從此再也不管閑事。
做人要學古人說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幫人之前先掂量自己的能力,更要看看對方值不值得幫。你的善良得帶點鋒芒,不然就是在慣著壞人!
三、不懂“借力打力”,自己硬扛到崩潰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老祖宗早就明白抱團取暖的道理。可有些人被欺負了,寧可自己憋出內傷,也不愿開口求助。
表弟在學校被同學霸凌,天天被搶零花錢、被起難聽的外號。他怕爸媽擔心,一直瞞著,結果成績直線下降,整個人都抑郁了。后來老師發現不對勁,聯系家長解決了問題。表弟后悔不迭:“早知道就不該自己扛!”
《孟子》里講“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遇到麻煩別怕丟面子,該找老師、找家長、找領導就得找。就像打麻將,單張牌再厲害也沒用,湊成順子、對子才能贏。學會借力,才能把被動變主動!
四、太老實,不懂得“彎彎繞繞”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但有些人老實過了頭,一點心眼都沒有,結果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同事老張就是個實誠人。領導讓他統計部門績效,有個同事偷偷塞紅包,求他多寫點業績。老張耳根子軟,真就改了數據。結果東窗事發,背鍋的只有他一個,同事反而倒打一耙:“我就是跟老張開個玩笑,誰知道他當真了!”
古人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不是讓你學壞,而是教你看清人心。該裝傻時裝傻,該拒絕時拒絕,心里得有本明白賬!
五、太要面子,吃了啞巴虧
“死要面子活受罪”這句話,不知道戳中了多少人的痛處。有些人被欺負了,怕別人笑話,硬是把委屈咽進肚子里。
表姐結婚時,婆家給的彩禮少得可憐,還各種挑刺。表姐想著“家丑不可外揚”,咬牙辦了婚禮。婚后婆婆變本加厲,表姐天天以淚洗面。直到她跟閨蜜哭訴,在大家支持下和婆家攤牌,才慢慢找回尊嚴。
《禮記》里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別人尊重你,你就尊重別人;別人欺負你,也別慣著!面子重要,但自己的感受更重要!
總被欺負真不是你的錯,但一直被欺負就是你的問題了!老祖宗的處世法則,就像隨身攜帶的錦囊妙計。從今天起,該拒絕就拒絕,該求助就求助,該反擊就反擊。記住,你善良正直不是錯,但得讓別人知道——你這只“小綿羊”,急了也能變身“大灰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