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和煦、百花盛開的五月,康乃馨的綻放正提醒著孩子們向辛勤哺育他們的媽媽表達心中的感恩及愛意。在母親節到來之際,晉中公安交警支隊直屬二大隊以“母親節”為契機,組織警力走進安寧小學,開展以“交通安全常牢記 平安幸福送母親”為主題的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并為家長送上安全頭盔。
課堂上,民警通過趣味問答方式,對學生們進行了上、下學路上的交通安全教育;著重講解了如何安全過馬路、安全乘車及正確佩戴安全頭盔的重要性,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喜聞樂見的故事、豐富有趣的互動,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交通安全知識,教育學生自覺抵制不文明交通行為,從小養成人人遵章、個個守紀的好習慣。
隨后,在溫馨的告白環節,“媽媽,您辛苦了!”“祝媽媽節日快樂!”孩子們用一句句雖然樸實但卻情真意切的話語,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激與摯愛。在送上自己制作的繪畫作品的同時還親手為自己的媽媽佩戴上了交警送上的安全頭盔,現場氣氛愛意濃濃。
收到祝福的媽媽們,感觸頗深,她們表示:“今年的母親節過得很有意義,雖然工作繁忙,但收到了孩子的祝福,看到了孩子的懂事,很開心,也很暖心。同時,也非常感覺交警的良苦用心。為了家人、為了自己,今后一定會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交警同志送來的‘平安’大禮,是最無價的節日祝福。”
母親節(Mother's Day)是一個為感謝母親而慶祝的節日,時間為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常被視為作最適于獻給母親的鮮花之一,而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忘憂草)。 古母親節起源于希臘,古希臘人在這一天向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在這一天里,出門在外的年青人將回到家中,給他們的母親帶上一些小禮物。
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起源于美國。1906年5月9日,安娜·賈維斯的母親不幸在美國費城去世,她深感悲痛。第二年,在母親去世的周年紀念日,安娜小姐組織活動紀念母親,并鼓勵其他人以類似的方式向他們親愛的母親表達謝意。此后,她到處游說,呼吁社會各界設立母親節。她的呼吁得到了熱烈的響應。1913年5月10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威爾遜總統簽署公告,決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這一舉措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效仿。1948年,安娜·謝石在43個國家設立了母親節。
母親節先在中國的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中國臺灣舉行。改革開放后,母親節也被大陸接受。自1988年廣東省和1989年杭州等城市以來,各級婦聯組織了母親節慶祝活動,并選擇“好母親”作為節日內容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