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韓國提前大選還剩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各大陣營的候選人基本確定,并展開了首場交鋒。據韓聯社報道,5月18日,韓國四大總統候選人舉行了首場電視辯論會,民調支持率突破50%的李在明,成了其他候選人的重點攻擊對象。尤其是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以及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對李在明發起了聯合攻勢,局面一度形成2比1。
兩人重點的攻擊議題,放在了臺灣問題上。金文洙表示,李在明的涉華言論,會令美國十分震驚。李俊錫也表示,李在明再三強調不要插手臺灣問題,言論過于“親華”。如果美方也表示,朝韓打起來無所謂,那么韓國的處境將非常艱難。
金文洙和李俊錫明顯是早有預謀,兩人都來自保守派陣營。有意思的是,李俊錫當初創立改革新黨,就是不滿傳統保守派的主張。這次兩人能夠“統一戰線”,說明在韓國保守派陣營內部,為了維持與美國的盟友關系,甘愿犧牲中韓關系,這點從兩人的發言就能看出。
至于他們的觀點,根本不值一駁。首先,臺灣問題本就屬于我國內政,不干涉他國內政是國際關系的一項基本原則,更何況中韓建交時,韓方就許下嚴肅的政治承諾,將堅持一中原則。所以李在明不插手臺海的表態,是韓國的應有之舉,因為這就給李在明扣上“親華”的帽子,未免過于牽強。
其次,金文洙的言論,相當于承認韓國是美國的附庸,毫無自主性可言。韓國采取何種外交政策,竟然還要處處顧慮美國的看法,那么金文洙到底是為韓國的利益服務,還是為美國的利益效忠?
更重要的是,朝韓問題與臺灣問題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不可相提并論。前者是兩個主權國家之間的矛盾,而臺灣問題純屬我國內政,是當年的歷史遺留問題,李俊錫的話完全就是在混淆視聽。
作為政壇老手,面對兩人的發難,李在明應對自如。對于這頂“親華”帽子,李在明回應稱,相關的看法過于片面,他認為韓國沒必要介入兩岸之間的問題,是從韓國的國家利益出發。給他貼上“親華”標簽是極為不妥的,韓國需要根據形勢作出靈活判斷,而判斷標準就是韓國的國家利益。李在明還強調,美韓關系確實是韓國外交與安全的基本支柱,必須發展和深化,但不意味著要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美國身上,與中俄的關系同樣重要,不能將問題極端化。
李在明的表態,才是一個成熟政客應有的立場。站在韓國的立場來說,在安全上確實需要仰仗美國的支持,才能在半島問題上擁有足夠的底氣。但韓國的決策者們也應該清楚,美國之所以拿韓國當盟友,可不是單純的幫助“民主伙伴”,而是有著自己的地緣圖謀。美國需要讓半島問題存在并長期拖下去,這樣才能將手伸到東北亞地區,維持自己在整個亞太地區的影響力,這對韓國可不是好事。
此外,韓國難道只需要考慮安全,而不要經濟發展了嗎?處理不好中韓關系,對韓國經濟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與俄羅斯為敵,同樣會惡化自己的地緣處境。以韓國的體量,沒必要,也沒有能力和自己的近鄰中俄為敵。所以最明智的做法,還是像李在明所說的那樣,做出靈活判斷。說直白點,就是保持靈活身段,維持平衡外交,盡量給自己的外交決策創造空間,以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像保守派一樣走極端化,一根筋的倒向美國。
最后,韓國保守陣營應當認真思考一個問題,臺灣問題可是中方絕對的核心利益所在,介入臺海的后果,韓國是否承受的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