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勒克縣 —
模擬法庭彰法韻
共筑防線護少年
為深化尼勒克縣青少年法治教育,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校園氛圍,近日,尼勒克縣人民法院聯合縣團委、教育局、檢察院等部門單位精心組織開展尼勒克縣“青春與法同行”青少年模擬法庭大賽。來自縣第一中學、第二中學、武進實驗學校等6所學校的學生代表隊,圍繞校園欺凌、電信詐騙、故意人身傷害等貼近青少年生活的典型案例,上演了一場場“沉浸式”法治實踐課,為全縣師生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法治教育盛宴。
01
庭審現場:
“小法官”演繹“大法治” 細節還原顯擔當
“請肅靜,現在開庭!”隨著“審判長”手中法槌清脆敲響,模擬法庭正式拉開帷幕。學生們身著制服,依次扮演審判長、公訴人、辯護人、被告人等角色,嚴格遵循《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流程,從宣布法庭紀律、核對被告人身份,到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當庭宣判,每個環節都嚴謹有序、莊嚴肅穆。在校園欺凌案件模擬庭審中,“公訴人”慷慨陳詞,結合具體案情剖析行為危害性;“辯護人”據理力爭,從法律適用角度為“被告人”爭取權益;“審判長”神情專注,精準把控庭審節奏,稚嫩的臉龐上洋溢著對法律的敬畏。逼真的場景、規范的程序、生動的演繹,讓現場師生仿佛置身真實法庭,零距離感受司法的神圣與威嚴。
02
寓教于行
沉浸式普法入腦入心 法治種子生根發芽
此次模擬法庭以“身邊事”講“天下法”,通過“角色扮演+情景再現+以案釋法”的形式,將法律知識融入生動場景。在校園欺凌模擬庭審中,“被告人”因瑣事對同學實施言語侮辱和肢體推搡,“公訴人”結合《未成年人保護法》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詳細剖析欺凌行為如何從輕微矛盾演變為違法事件;“辯護人”則從家庭教育缺失、法律意識淡薄等角度為“被告人”進行辯護,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校園欺凌不僅傷害他人身心,更需承擔法律責任。在未成年人犯罪主題模擬中,“法庭”圍繞一起因沖動引發的持械斗毆案件展開,“法官”在庭審結束后深入解讀刑事責任年齡、犯罪構成要件等法律要點,引導學生認識到,任何觸犯法律底線的行為,即便出于“一時沖動”或“一時糊涂”,都將受到法律制裁。參與活動的學生感慨道,通過親身演繹,不僅明白了法庭審判的嚴謹程序,更深刻體會到“法不可違”的真正含義,未來將主動運用法律思維判斷是非,既約束自身行為,也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和身邊人。
03
協同發力
弘揚憲法精神 建設法治社會
作為活動主辦方,尼勒克縣人民法院選派資深法官全程指導,從劇本打磨到庭審細節反復雕琢,確保法律程序嚴謹規范;縣團委、教育局積極協調學校組隊參賽,將模擬法庭納入校園法治教育重點內容,推動形成“司法引領、部門協同、學校參與”的立體化普法格局。活動結束后,法官現場點評指出庭審亮點與改進方向,并結合案例講解《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關法律,鼓勵學生樹立法治信仰,爭做“法治小衛士”。
此次模擬法庭比賽是尼勒克縣青少年法治教育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環。下一步,尼勒克縣人民法院將持續深化相關單位聯動協作機制,通過“法治課堂”“法院開放日”“模擬法庭進校園”等多形式,推動法治教育常態化、實踐化,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筑牢法治保護屏障,讓法治精神在校園內外熠熠生輝。[通訊員 樂永亮]
NATIONAL CONSTIUTION DAY
來源:尼勒克縣人民法院
監制:陳露杰
審核:王正偉
責編:曹 明
編輯:達 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