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伊朗在1979年鬧革命以來,美、伊這對曾經的“異父異母”親兄弟就反目成仇。
美國借著伊朗搞濃縮鈾的問題,對伊朗進行了嚴厲的制裁。而伊朗也不甘示弱,在中東幾十年如一日地高舉反美大旗,帶著什葉派的小伙伴發誓要和美國死磕到底。
可事情在今年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5月14日,伊朗“話事人”哈梅內伊的一位高級顧問竟然向美國媒體透露,為了讓美國不再制裁,伊朗可以再也不搞核武器。
眾所周知,伊朗之所以能跟美國叫板,“擁核”是最大的籌碼。如今,伊朗卻要自廢武功,難道,哈梅內伊這是要放權投降了?
投降了?
要說伊朗這次為什么吐口要棄核,其實,哈梅內伊也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首先,伊朗在中東的地緣環境實在是太惡劣了,和美國、以色列在文明和宗教方面的根本性矛盾就不用說了。就說中東強大的遜尼派勢力也讓伊朗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如芒在背。
而且,這一大堆國家,沒有一個想讓伊朗發展出核武器。
遜尼派先放一邊,水平太菜,除了放嘴炮,就只能通過配合美國打壓油價來壓伊朗。以色列可就完全不一樣了,知道伊朗不但想,而且是真有實力和可能性來弄死自己。
所以,只要伊朗有點搞核武器的苗頭,以色列就會像當初轟炸伊拉克核反應堆一樣,對伊朗發動空襲,徹底把伊朗去核。更要命的是,以色列還是中東地區唯一有核武器的國家,逼急了,大概率會真用原子彈炸伊朗。
因為軍事實力上的巨大落差,伊朗對此還真沒辦法。你拿再多的常規導彈去炸以色列,也架不住以色列扔過來一顆原子彈。
所以,伊朗也很明白,自己要是不搞核武器,那遲早會被搞死。
另一方面,伊朗又有統領阿拉伯的雄心大志。發展核武器就是帶著一眾什葉派小兄弟實現這一宏圖大志,順便把以色列和美國趕出中東的關鍵抓手。
可現實很殘酷。
自2023年哈馬斯突襲以色列以來,斗爭形勢是高開低走。哈馬斯、真主黨和胡賽都遭到了重創,阿薩德更是把敘利亞大本營都丟了。整個“什葉派之弧”是被打得七零八落。
另外,因為被拖入曠日持久的俄烏沖突,伊朗最大的后臺~俄羅斯現在也是被搞得心力交瘁,無力再像過去那樣支援伊朗。
更恐怖的是,伊朗內部被敵對勢力滲透得跟篩子一樣,關鍵人物不斷被刺殺,前一陣,阿巴斯港都被炸飛了。在美國的制裁下,伊朗國內經濟和民生每況愈下,內部矛盾隨時都有爆發的可能。如此一來,別說稱霸中東,伊朗連自己都快保不住了。
從現實角度來講,哈梅內伊通過顧問表達希望通過棄核,換取美國取消制裁,其實是無奈之下的一種選擇。畢竟,還沒影的核武器不能當今天的飯吃。
不過,要說哈梅內伊這是要放權給國內的“改革派”,徹底對美國服軟,還真冤枉這老爺子了。
那么,哈梅內伊放出這樣的口風,還有什么其他的考慮呢?
特朗普有點煩
怎么說,哈梅內伊也和美國斗了幾十年,斗爭經驗絕對豐富。在這個時候,放出話和美國媾和,其實算是哈梅內伊審時度勢的一種選擇。
為啥這么說呢?
因為特朗普現在的日子也不好過。
在“二進宮”之前,特朗普“嘛噶”叫得震天響,還說在上臺之后會立刻讓俄烏停戰,讓以色列和哈馬斯停火。
結果,在上臺100天之后,俄烏接著打;以色列接著轟炸加沙;胡賽的大火箭把美軍航母“刷”得焦頭爛額,特朗普自己引以為傲的關稅大戰也爛了尾。
于是,特朗普創下一項記錄,在過去80年的歷屆總統里,他的支持率成了最低的。
對此,一心要“君臨天下”的特朗普怎么能忍?
但是,提高支持率不能光靠“口嗨”,必須得拿出點實際成績才行。于是,取得“外交勝利”就成了特朗普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那么,特朗普要怎么辦呢?
5月6日,被炸得直咧嘴的以色列對胡賽發動了大規模空襲。可內塔尼亞胡萬萬沒想到,就在同一天,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國和胡賽達成停火協議,美軍停止對胡賽的軍事行動,不玩了。
有趣的是,這份停火協議根本沒有以色列的事兒。
就在內塔尼亞胡還沒緩過神來的時候,哈馬斯在5月11日又突然宣布放了一名有美、以雙重國籍的人質。而以色列那邊是從新聞里知道這事兒的。
緊接著,特朗普開啟了中東三國之行,訪問了沙特、阿聯酋和卡塔爾。
這次訪問可謂是收獲頗豐,三國不但簽了幾千億美元的軍火采購大單,還在航天、能源等領域承諾對美國進行大筆投資。
同時,特朗普還宣布要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當然,敘利亞是要用國內石油和礦產的開采權來換。
這下,特朗普在名義上解決了一半的問題,既給背后的大金主~軍工復合體和能源跨國企業帶來了豐厚的訂單,鞏固了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又完成了“招商引資”的指標,在振興美國經濟方面也能跟國內有個交代。這些對提高他在國內的支持率肯定有點幫助。
不過,特朗普的這次中東之行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根本沒把以色列列入訪問計劃。
事實上,以特朗普的性格,這樣的安排一點都不讓人意外。他在中東溜達一圈的目的是要“勝利”,而不是要“麻煩”。要是被以色列牽絆住,圍繞中東問題來回扯皮,那特朗普最后的“成果”肯定會大打折扣。
但是,這可要了內塔尼亞胡的老命。
內塔尼亞胡在加沙問題的做法已經撕裂了以色列,現在之所以還能穩住位置,依靠的就是對加沙強硬的態度。而特朗普真正關心的是紅海航線的安全、能源通道的穩定和發展國內經濟。他要的是以色列和哈馬斯差不多就得了,別再給自己找事了。
所以,從根本上來講,特朗普的“商業行為”和內塔尼亞胡的戰略目標完全是雞同鴨講。特朗普現在只顧著“嘛噶”,至于以色列死不死,跟自己沒關系。
不過,別看特朗普在中東取得了一系列“成績”,但這些基本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兒,換成哪個總統,這些事基本都能干。光憑這些,特朗普還是不能證明自己的真正實力。
所以,他必須憋個大招。
那么,具體是啥大招呢?
皆大歡喜?
對于最近30年內的歷屆美國總統,朝核問題和伊核問題都是地緣政治問題上的“璀璨明珠”。誰能搞定,那誰就可以名垂青史。
還記得在第一個任期內,特朗普和金正恩的會面嗎?
不過,現在的局勢和過去不一樣了。美國現在在東亞已經頹勢盡顯,所以,朝核問題已經相對不那么熱門,那么,給特朗普留下的“熱點”就只剩下伊核問題。
哈梅內伊當然愿意和美國談。而且,他還看準了特朗普現在的需求很明確,同時,美、以關系還日漸疏離的大好機會。
于是,兩國代表在5月11日便在阿曼舉行了第4輪會談。會后,美國代表表示談的不錯,結果令人鼓舞。伊朗外交部也表態,說會談雖然存在困難,但好處還是有的。同時,雙方都表態,可以繼續談。
對此,特朗普是啥態度呢?
他還是老一套,喊話伊朗,讓伊朗趕快和美國達成協議,如若不然,自己就要開始“極限施壓”。
5月13日,特朗普剛到沙特,就說伊朗如果拒絕美國的提議,那就別想再出口石油。
伊朗外長對此的回應的是伊朗窮就是因為美國制裁,美國想讓伊朗有個親美政權,那就是踐踏伊朗人民的尊嚴。
然后,美國財政部在5月14日宣布對跟伊朗造導彈有關系的12個實體和6個個人進行制裁。
這么看,感覺談判的結果并不像兩國說的那么好呀。
當然,雙方的分歧還是有的。
伊朗一直的底線是保留民用核設施,哪怕讓國際機構進行檢查和監督都行。
但美國過去的想法是讓伊朗徹底棄核,連民用核設施都得拆了。
雙方之所以這樣,根本原因是誰都不信誰。
對于伊朗來講,薩達姆和卡扎菲就是前車之鑒,兩位在棄核之后,都落個身死國滅。所以,保留民用核設施不但事關國家尊嚴,還能留一張對付美國和以色列的籌碼。
對于美國來講,伊朗本身是產油大國,根本不缺能源,那你要核電站干嘛,明擺著要留個發展核武器的基礎。同時,以色列也絕對不允許伊朗保留核能力,在自己身邊埋個大號原子彈。
可話說回來,正如前文所述,美、伊雖然有根本性的矛盾,但協議的誘惑又實在太大。
所以,在5月11日的談判后,美國代表提出伊朗把濃縮鈾的純度控制在3.67%以內也行。哈梅內伊則通過顧問放話說可以放棄核武器。明擺著,雙方都給自己留了個臺階。
過去,因為美國要考慮以色列的利益,所以,談判一直僵著。現在,特朗普不管那一套,把以色列晾在一邊,想盡快“功成名就”。這樣一來,美、伊倒是未必不能達成個暫時性的協議。
不過,從長遠來看,這種博弈肯定不會結束。就算這次達成協議,等特朗普下臺后,下任美國總統還不知道會整出什么花樣。
哈梅內伊這次就算能進行妥協,也勢必會給自己留個后手,以便日后和美國繼續討價還價。所以,說他要在伊核問題上放權妥協,完全是無稽之談。
未來如何,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素材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丨哈梅內伊:特朗普在“撒謊”,美國必須也終將離開中東!伊朗總統:伊朗有權和平利用核技術,不會屈服于武力
新民晚報丨美國伊朗“非常接近”達成核協議?
直新聞丨劉和平:伊朗向美低頭承諾徹底棄核武有不得已的苦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