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在上海市長江口水域聯合開展建設項目生態補償項目苗種增殖放流工作,共放流雙齒圍沙蠶2341公斤、黃顙魚73562尾。
據主辦單位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介紹,該建設項目生態補償項目將投入經費211萬元,其中用于增殖放流經費120萬元。
承辦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專業人士介紹,近年來通過生態修復增殖放流及禁捕等措施,長江口漁業資源物種數和資源密度明顯增加,長江口生態系統復雜性和穩定性顯著提升。例如,中華絨螯蟹資源近年來旺發,甚至超過歷史水平,已無需通過增殖放流對種群進行補充;刀鱭等長江口傳統的經濟物種資源量明顯高于往年,“大規格”刀鱭個體越來越多,反映該物種恢復趨勢不斷向好。
據悉,長江口增殖放流物種的選擇已從過去的“能放都放”到現在的“選擇性地放”。本次放流的雙齒圍沙蠶為底棲生物,具有凈化水質和改善底棲生境的作用,同時也是魚類等生物資源的重要餌料,因此是較為理想的放流物種;黃顙魚曾為長江口重要經濟魚類,通過增殖放流等措施,期望加速資源恢復。
原標題:《增殖放流!長江口“大規格”刀鱭個體越來越多》
欄目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楊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