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7日夜間到18日凌晨,俄羅斯軍隊總計向烏克蘭發射了273架自殺式無人機,其中88架被擊落,128架遭干擾或本身就是誘餌無人機而沒有擊中目標,但依然有57架無人機突防成功擊中目標;
而在5月18日夜間到19日凌晨,俄軍再次發射了11架自殺式無人機,41架被擊落,35架遭干擾或本身是誘餌無人機,36架突防成功擊中目標。
支持者們不斷為烏克蘭提供各類攔截無人機的武器,既包括“獵豹”自行高炮,也包括一些新系統,諸如激光武器或者擁有精密火控系統的高射炮、機槍等,這些防空系統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發射成本極低。
烏克蘭防空部隊也在努力工作,其中,無人系統部隊第412“Nemesis”團下屬的“Darknode"分隊剛剛攔截了100架俄軍自殺式無人機,包括76架伊朗制造的“沙赫德”和24架俄羅斯仿制的“非洲菊”,該部隊主要使用單價5000美元的專用攔截無人機對付俄軍自殺式無人機,實事求是地說,盡管價格較貴,但相比動輒數萬、十幾萬甚至更貴的俄軍自殺式無人機,依然具備很強的性價比。
不過,即便在如此努力下,我們也能從烏克蘭武裝部隊發布的相關數據中,明顯看出烏軍對自殺式無人機的攔截率在降低,相比此前,更多的俄軍自殺式無人機突防成功擊中目標。
俄軍發射的自殺式無人機在技術上和戰術上不斷進步,我們之前已經說過一部分相關信息,諸如采用更復雜的航線、在目標附近盤旋集結再發起集團攻擊等,同時,俄軍還不斷探測烏軍防空網漏洞,發射大量的誘餌無人機,改裝自殺式無人機讓其具備更大的戰斗部、更快的速度和更強的抗干擾能力等。
俄羅斯自殺式無人機爆炸后被戰斗部破片打中的路面
出現在美國國會的俄羅斯自殺式無人機殘骸
而公開報道還顯示,俄羅斯正不斷擴大自殺式無人機產量,即便是持續遭到烏軍遠程打擊,但衛星照片依然顯示,位于韃靼斯坦阿拉布加經濟區的自殺式無人機工廠正在擴大。
《內幕》雜志報道稱,盡管因為制裁的緣故,俄羅斯幾乎無法再獲得成品無人機,但在俄羅斯政府的支持下,打著送外賣、農業或森林滅火等名義,俄羅斯出現了大量無人機初創企業,數量多達407家,其中最成功的是“車庫創業公司”,該公司已發展為俄羅斯最大企業之一,吸引投資超過2000億盧布,每年營收至少1300億盧布,其獲得的投資已經相當于俄羅斯政府6年來在核能上的投資。
這些俄羅斯無人機初創企業大部分制造FPV無人機,但也有一部分制造更高級的偵察無人機和自殺式無人機,而西方的制裁并不足夠有效,能夠獲得大量進口零部件,《內幕》指出,如果能夠禁止相關國家向其出口驅動旋翼的電動機,正蓬勃發展的俄羅斯無人機行業將陷入徹底癱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