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是中國漢字魅力的體現,歷經千年仍受眾無數。
對聯起源很早,但屬于它的黃金時代,當屬于明清兩朝。
這個階段統治者對駢文和對聯的青睞,將其列入了科舉考試體系,文人們都樂于去琢磨和創作對聯,使得對聯無論是從內容還是藝術成就上,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今我們熟知的“風聲雨聲讀書聲”、“浮云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門對千竿竹”、“煙鎖池塘柳”等名聯以及對聯故事,大多也就是這個時期誕生的。
今天咱們來聊一副明代才子創作的一副“懶”對聯。說它懶,只因這上下聯字字相同,能讀懂讀對了,就能品出人生況味;要是不懂或者讀錯了,可能整不明白到底在說啥。
這副奇怪的對聯便是:"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這乍看像小孩子的繞口令的對聯的作者,正是明朝有名浪子、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徐文長。
徐渭,浙江紹興人,他仿佛天生帶著江南的靈氣,雖然因為徐家大家庭的原因,從小就不受親生父母的待見,卻對讀書、文學有著極高的天賦。
五歲識千字,六歲讀書過目成誦,九歲便會寫命題作文,十歲敢模仿漢代大文豪揚雄《解嘲》寫出《釋毀》,當地百姓都叫他 “神童”。
只是他的科舉之路并不順遂,連續二十幾年考了七八次科舉,次次都沒上,仕途慘淡的便將多余的精力放在了詩詞書畫,兵法、戲曲等藝術上面,也讓他成為了當時的全能人物。
他的畫開創了 “大寫意” 流派,鄭板橋曾刻印章 “青藤門下走狗” 表達崇拜;他寫的《四聲猿》戲曲,連湯顯祖都夸 “無人能及”;書法更是狂放不羈,被明代文學家袁宏道稱為 “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俠客”。
他還進了抗倭名將胡宗憲的幕府,幫著他打倭寇、出謀略,平海賊,后來胡宗憲被彈劾入獄,他也受到牽連導致患上了精神疾病,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發病時甚至一心求死,為此用斧頭砍自己腦袋、拿錐子扎耳朵(真?狠人)。
只是自己九次自殺都沒死掉,卻在一次發病時誤殺了自己的妻子,從而鋃鐺入獄。好在一些朋友多方奔走,借著明神宗即位大赦的理由才出獄。
坐了七年牢的他,出獄后活只得賣畫賣字為生,過的十分潦倒,連睡覺的被子都當掉了,晚年只剩一只狗陪著他。
上面"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是他晚年寫來自省的。
“好”,這個字在中文里念 hǎo(三聲)時,指 “美好的、容易的”;念 hào(四聲)時,是 “喜歡、渴望” 的意思。徐渭正是用這個字的雙重讀音為靈感,寫下了這對聯。
上聯”好(hǎo)讀書不好(hào)讀書“,年輕時精力充沛、時間充裕,正是讀書的黃金時期,很多人卻心浮氣躁,偏偏不喜歡靜下心來讀書,浪費了大好時光。
下聯:好(hào)讀書不好(hǎo)讀書,人到了一定年紀,經歷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才明白讀書的重要性,開始渴望讀書了汲取智慧了,有人眼花耳聾,有人精力衰退,有人被家庭、瑣事纏身,讀書就有點力不從心了。
徐渭的這副對聯,有著深刻的啟發和啟迪教育意義,告訴我們讀書要趁早,別等老來空嘆"書到用時方恨少"。
我們很多人都是在感嘆,在錯的時間,遇見愛對的事,譬如年輕時不懂讀書的珍貴,年老時只剩遺憾和感嘆,當初要是能多點書就好了。
人生沒有 “重啟鍵”,既然有些想做的事還沒做,那趁現在有條件可以去做,千萬別等條件 “完美了”,因為你所期待的 “完美時機”,或許一直不會來。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