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在《我與地壇》里寫:“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年輕時總覺得父母是永遠的靠山,等他們真的離開,才發現自己的人生突然空了一塊。
更扎心的是,人到晚年才明白,有些東西一旦缺失,日子就像沒了地基的房子,過得心慌。
老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當這寶不在了,更得攥緊這3張底牌,不然晚年真的難!
一、沒了“健康底牌”,再好的日子也沒滋味
父母在的時候,總有人念叨“天冷加衣”“別吃太咸”,哪怕嫌煩,好歹有人管著。等他們走了,沒人盯著按時吃飯、規律作息,不少人就開始放飛自我??衫显捳f“年輕時拿命換錢,老了拿錢換命”,健康這張底牌,不守住真的會吃大虧。
小區的李叔就是個例子。老伴和父母走后,他天天大魚大肉、熬夜看劇,覺得沒人管終于自由了。結果才六十出頭,高血壓、糖尿病全找上門,每天大把吃藥,想出去旅游也走不動。躺在病床上他才后悔:“以前爸媽逼著我鍛煉,我還嫌啰嗦,現在想有人管都沒機會了?!?br/>健康不是天生的,得靠自己經營。每天抽出半小時散散步、打打太極,吃飯葷素搭配,少點外賣多下廚。就像古人說的“養生之道,常欲小勞”,別仗著身體好就瞎折騰。等病痛找上門,花再多錢也買不回輕松自在的日子。
二、丟了“存款底牌”,晚年活得沒底氣
父母在時,總覺得“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哪怕沒錢了,還能厚著臉皮找爸媽接濟??傻人麄冏吡?,才發現錢是晚年最大的安全感。老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手里沒錢,連說話都得矮三分。
鄰居王阿姨的經歷讓人唏噓。她以前把退休金全貼補給兒子買房,自己省吃儉用。等老伴去世后,她生病住院想請護工,兒子卻說手頭緊。王阿姨只能拖著病體自己照顧自己,偷偷抹眼淚:“早知道留著錢,也不至于這么難。”
不管兒女多孝順,都得給自己留條后路。每個月存一筆養老錢,別輕易借給別人,更別盲目投資。遇到兒女求助,可以適當幫襯,但得守住底線。記住,手里有錢,生病時能看病,想旅游時能抬腿就走,這才是晚年硬氣的資本。
三、缺了“人情底牌”,老了只剩孤單
父母在世時,家里總有親戚往來,逢年過節熱熱鬧鬧。等他們走了,沒了這根“紐帶”,親戚漸漸疏遠,朋友也聯系少了,不少人陷入孤獨。老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沒有人情往來,晚年真的難熬。
我認識的趙大爺,父母走后,親戚們很少走動,他又不愛社交,天天窩在家里。時間一長,他變得沉默寡言,身體也越來越差。直到有次摔倒在家,還是鄰居發現送他去醫院。從那以后,他開始主動參加社區活動,和老伙計們下棋聊天,日子才重新有了生氣。
人老了,得主動經營人際關系。參加老年大學、跳跳廣場舞,和志趣相投的人交朋友;逢年過節給親戚打個電話、發個祝福,維系感情。有了這些人情往來,生病時有人照應,孤單時有人聊天,晚年才不會像座孤島。
父母走后,我們突然成了沒有退路的大人。沒了他們的庇護,更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攥緊健康、存款、人情這3張底牌,不是為了防備誰,而是給自己的晚年上份“保險”。畢竟,父母教會我們最大的道理,就是好好活著,把日子過成他們期待的模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