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小米宣布推出玄戒O1,關于這顆處理器,爭議不斷,一些人質疑這顆處理器是是高通、聯發科套殼",不是小米自研。其實稍微了解半導體行業常識的人都知道,這種說法既違背商業常識也缺乏技術認知。從產業邏輯看,手機SoC是芯片企業核心命脈,高通、聯發科不可能讓競爭對手去套殼,這樣做對沒有任何好處,反而影響生意。
小米推出玄戒O1處理器,勢必要減少采購高通、聯發科處理器,可以說小米作為直接競爭對手。在這種情況下還能獲得高通核心架構授權,等同于將看家本領拱手相讓,這在商業競爭中絕無可能,高通和聯發科自己賣芯片賺錢難道不好嗎?
即便不考慮常識,單純從技術層面來看,現代SoC設計包含CPU/GPU/NPU/ISP等數十個模塊,需整合ARM架構授權、第三方IP核與自研單元。小米組建超3000人研發團隊,歷時三年攻關,若簡單魔改,為什么還要投入這么大的人力和物力呢?雷軍也不傻,如果可以拿別人的處理器套盒完全無需投入如此規模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臺積電3nm制程的流片成本高達數億美元,任何企業都不會將巨額投資押注在他人技術上。
針對"購買IP就是組裝廠"的質疑,這些人也沒有搞清楚,全球99%的芯片設計公司都基于ARM公版架構開發,蘋果A系列芯片持續使用ARM指令集即為例證。公版架構如同樂高積木的底板自研價值體現在模塊組合與優化能力,連蘋果都要用公版架構,小米為什么不能用?沒有道理。
海思麒麟從ARMv8公版到泰山架構的演進耗時十年,小米自然也需要更長時間,SoC包含超100億晶體管,需集成CPU、GPU、NPU、5G Modem等模塊。玄戒O1雖未集成基帶,但蘋果A系列芯片同樣采用外掛高通基帶方案,這恰是模塊化設計的合理選擇,雷軍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從ARM公版到深度魔改需要5-10年技術沉淀,小米首代產品對標天璣9400主頻參數。至于臺積電代工也是荒唐的質疑,畢竟展銳T8300、地平線J5等國產芯片均依賴臺積電制程。在國產先進制程突破前,利用一切資源發展設計能力,這也沒有任何問題。小米玄戒O1而證明中國企業具備高端芯片設計能力。從公版架構起步到深度自研,需要給技術迭代留出時間窗口,大家沒有必要急著站隊,我們應該支持國產發展,雖然現在還有一些需要進步的地方,但相信越來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