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車規級芯片和消費級芯片的話題引發爭議。
起因就是在于,小米YU7搭載的車機芯片,不是車規級的,它采用的是消費級的高通驍龍8 Gen 3。這款處理器2023年10月底發布,首批搭載機型包括小米14 系列、vivo X100 系列,而目前車企普遍采用的車載旗艦芯片——高通SA8295P(簡稱8295P),是屬于車規級芯片。
車規級芯片,需要通過的多項安全認證,在適合工作溫度區間、設計使用壽命、產品缺陷率方面都比消費級芯片嚴格的多。雖然小米汽車強調,核心板通過AEC-Q104車規級認證,并且已通過行業標準2倍以上嚴苛耐久測試,覆蓋超17類環境、280項測試場景。但是很多人還是想知道,“高通 8 Gen 3符合車規級標準嗎?”“消費級芯片用在車上,夠不夠安全?”
對此,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鳳剛發視頻稱,消費級和車規級芯片差別很大,汽車不是快消品,奧迪絕不會拿用戶練手,疑似是在炮轟小米汽車。
李鳳剛解釋了,為什么奧迪不用車規級的芯片,車規級芯片是指通過了國際標準AEC-Q、ISO 26262和IATF 16949等一系列認證的芯片。消費者芯片之所以不適合在車上用:
第一個是因為汽車面臨的使用環境要比消費級電子產品惡劣很多,比如說高溫、極寒、雨雪天氣,行駛過程中的震動顛簸,甚至電磁場也更復雜,車規級芯片工作溫度要求-40℃到150℃,而消費級芯片工作溫度只要0℃到70℃。車規級材料必須選用耐高溫、抗腐蝕、抗冷凝的材料,而消費級的要求比較低。
第二個是安全余量不同,消費級芯片的缺陷率允許到500PPM,也就是每100萬件中允許有500件出現故障。而車規級芯片缺陷率通常要求低于1PPM(百萬分之一)。雖然這種缺陷率很低很低,但是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萬一發生問題,結果可能是致命的。
第三個是使用壽命,消費級的芯片一般的設計壽命是3-5年,而一臺車使用個10年以上是很正常的,而現在的新能源汽車車機芯片非常重要,芯片報廢車輛也幾乎不能用了。這一點其實有一點讓人質疑的地方,因為組裝過電腦的都知道,內存、顯卡容易壞,但是處理器是很難壞的。
李鳳剛稱,在奧迪的造車理念中,車絕不是快消品,始終把保障用戶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涉及乘客安全方面,我們絕不輕易采用未經充分驗證的技術,我們絕不拿用戶練手。
其實在小米YU7之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早就存在消費級芯片上車的情況,比亞迪的很多車型,都采用了消費級的芯片,特斯拉早在2016年推出HW2.0的時候,就用上了兩顆英偉達手機芯片Tegra 3。
那么這次小米YU7用消費級芯片,到底會不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我們只有慢慢觀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