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
走進位于漢川市仙女山街道
北街附近的甑山記憶家庭博物館
只見110平方米的展館里
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馬口窯陶瓷制品、
歷史票證和生產生活物品等藏品
令不少前來參觀的市民流連忘返
家庭博物館的創辦人名叫張國英,今年61歲。20多年來,他堅持自費收集上萬件本地老物件,一手創辦起甑山記憶家庭博物館,并免費向市民預約開放,自發傳承當地歷史文化。
“隨著時代發展,一些原本家中不可或缺的老物件逐漸被人遺忘,成為許多人眼中的‘破爛’。但在我看來,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有一段難忘的歷史。”張國英介紹,因為癡迷收藏文化,從1983年起,他便開始潛心收藏當地各種老物件,記錄漢川歷史變遷。
博物館里的每一件展品
都是張國英“跑斷腿、磨破嘴”
一件件收集而來
而說起這些物件背后的故事
他更是如數家珍
隨著老物件越堆越多
張國英覺得不能讓它們一直被“藏在閨中”
2006年8月
他將原來的住房改建成家庭博物館
向公眾免費預約開放
自己還主動擔任講解員
“一個陶罐、一張票證,都是一段歷史的見證。”張國英說,自今年2月,博物館成為漢川市文學藝術創作基地以來,場館不定期舉行各類展覽活動,目前已接待市民游客超700人次,吸引一批市民游客慕名前來打卡參觀。
來源:孝感日報 全媒體記者焦志新 特約記者宋博 看漢川
制作:周洋
校對:楊濤
責編:徐文
終審:朱霞
出品:孝感市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