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天津選出一處最奇幻、最有超現實感的地方,瓷房子當算其一。這里最早是一座建于20世紀20年代的法式小洋樓,后被改造為古瓷博物館,建筑外觀華麗夸張,走過路過很難被忽略掉。
作為一座私人博物館,瓷房子內的完整瓷器無論數量或質量都讓人贊嘆,不過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數量龐大的碎瓷片,這些瓷片幾乎包括了各朝各代官窯、民窯的陶瓷種類,被精心鑲嵌在墻壁、窗戶、屋頂等地方,幾乎無處不在。
站在略遠地方可以看到一條在瓷房子上盤旋延伸的瓷龍,龍身在屋頂蜿蜒出China的英文單詞,既有“中國”也有瓷器的意思,許多外國人認識中國就是從瓷器開始的,足見中國瓷器對世界的影響。
貼滿瓷片的長龍盤桓扭結,或攀援住房屋,或憑空橫跨,長度達768米,被譽為“世界最長古瓷龍”。
瓷房子外墻上鑲嵌了數百個瓷瓶,制作時間主要集中在清末和民國時期,圖案多樣,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神話傳說等都可以看到。“瓶”諧音“平”,這堵墻就有了“平平安安”的美好寓意。
建筑共四層,從頂層往下看,陶瓷裝飾著每一處,原本因破損失去了價值的碎瓷片在這里被二次利用,打造出美輪美奐的陶瓷世界,有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既視感。
館內陳列了大量古代家具、生活用品等老物件,墻壁上則毫無意外地用瓷片黏貼成大型畫作作為裝飾,因為瓷片的凹凸不平讓整幅畫都有了立體感。
用瓷片制作而成的張大千作品《荷花八屏圖》幾乎覆蓋了整面墻壁,紅色為底,荷葉翩翩,荷花娉婷,打卡拍照出片一絕。
抬頭可見天花板上裝飾的眾多清代瓷盤,中間一個是制作于乾隆年間官窯的粉彩“圓月”盤,距今已有270多年歷史,價值不菲。
各種獅子裝飾在館內外,石獅古樸威嚴,琉璃獅帶著幾分萌態,它們造型各異,或仰天長嘯、或雙目圓瞪、或低頭沉思,仿佛在默默看護著這座老房子。
除了門口顯眼的影壁“佛窟墻”,瓷房子內也放置了不少石造像,“石”諧音“時”,代表著時來運轉。
瓷瓶、瓷碗、瓷盤和破碎的瓷片在這里都是獨具匠心的裝飾,也讓這座瓷房子穩居天津最貴房子的地位,據說價值在百億人民幣。因此來天津玩,一定不要錯過這座歷史和文化韻味滿滿的“豪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