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說起來是供奉孔子的廟宇。
但是,在古代的儒學科舉教育下,孔廟并不單純是供奉孔子的廟,而成為地方教育之所,是地方文脈最重要的場所,所以,古代很多地方按孔廟建筑規范建設起來的建筑,也有很多種叫法,如學宮,簧宮,簧學廟,文廟等等(為敘寫方便,本文用文廟指代)。
一般來說,在古代,以縣,州,府這樣行政等級的城市,在建設城池時,都會有一些必要,必須要建設的場所,可以說是建城的規范,如衙門,城隍廟,文廟,武廟,等等,而縣以下的行政之地,則沒有這些建筑的。
但現在查看廣西現在規模還可以的文廟建筑中,有一座修仁文廟,位于桂林的荔浦市修仁鎮,那現在一個鎮級的行政地方,怎么會有一座文廟呢?
這就是故事了。
在古代,修仁并不是一個鎮,而是一個縣。修仁縣的建制,始于唐長慶三年(823年),中間經歷過幾次撤縣為鎮的沉浮,最后于1951年,真正的撤縣為鎮,成為了荔浦的一個鎮。
所以,在今天修仁鎮有著文廟建筑,文廟故事流傳,那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當然了,現在看到的修仁文廟,是2017年在當地各界的呼吁,支持與努下,歷4年多建設,在原來的基礎上,以現代建筑理念,重建起來的仿古建筑,但真正要說修仁文廟的人文歷史,那也是很深厚的,查查歷史沿革,可就得上溯好幾百年了。
修仁文廟的歷史,真正始于何時,這不好定論,只知道地方史籍里有句話:“修仁縣學舊在縣東關外,成化間筑”,所以,現在很多人認為,修仁文廟的歷史就始于明成化間(1465年~1687年),沒辦法,再早的記載已經找不出來了。
先不說修仁文廟的歷史真正始于何時,就說為何“成化間筑于城東關外”。
明代時,廣西境內“瑤亂”不斷,即史籍中記載的“大藤峽,古田,八寨”瑤亂,按現在的習慣,一般稱之為明代廣西瑤民起義。
在明景泰間(1449年~1457年),影響最大的是大藤峽的侯大茍起義(也稱侯大狗),當時他的勢力一度控制,占據了荔浦,修仁一帶,到成化元年,大明朝廷以韓雍為都御史,合十六余萬人分五路征伐大藤峽,在此地“破修仁,追立山”,俘虜瑤民義軍一千二百余人,斬首七百余。
修仁縣被大明官府收復,在重建地方的時候,也就在城東關外建起修仁文廟,以興地方文脈,這就是修仁文廟歷史“始于成化間”的說法由來了。
不過,此后二百年間,出于種種原因,修仁文廟經歷了幾次搬遷,先遷城內偏東,后又遷到城南門外,直到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又遷“城南郭外”,并正式建了一座大成殿。
不過,隨后的清朝取代明朝的引發的兵火,修仁文廟被毀了,在順治十二年(1655年),修仁縣署任知縣高際運重新遷于城內復建修仁文廟,這也是清代廣西境內比較早得到重建的文廟。
并且在康熙八年(1669年),十一年(1672年)得到了兩任知縣的重視,修仁文廟得到了按文廟規范的正式的擴建,并初具成形。但是,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二月,廣西將軍孫延齡叛清,引發了地方動蕩,由此,清代第一代修仁文廟才修沒幾天,就毀于戰火。
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朝平定吳三桂,孫延齡之后,署任知縣王用諏及署任訓導莫顯璋重建設文廟,此后,經后來數任知縣的關懷下,文廟建設更趨完善,成為一座規制完善的縣級文廟。
但到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時任知縣汪元均卻把文廟再度遷到南門外一個叫“達帽”的地方,汪元均為何要把已經規模成型的文廟往城外搬,歷史中沒有記載,但結合汪元均在修仁縣留下的記載來看,他是一位十分“向學”的知縣,他知識淵博,經常到義學書院給學子講經讀史,他在修仁六年,“士子多所成就”,他之所以要搬遷文廟,估計也是受到風水之學說,“達帽”之地,有進仕之官途的意思。
可沒過二十年,到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一位任職短暫的知縣,黃大鵬,不知出于何因,再把文廟建于北門之外。
由此,修仁文廟再次發展,漸漸修成“美富甲于平樂府各邑”的一座縣級文廟,縣學。
據當地文史記載,在光緒八年(1882年),修仁縣遭受到一次地震,很多建筑都倒塌了,后來當地再度重建文廟。直到近代,因為時代環境的特殊性,修仁文廟再度受破壞,在很長的一段時期里,被其他單位占用,并改作他用。
據猜測,2017年重建施工時,在原址挖出的各種文廟建筑石構件,多是光緒年重建所用石料,在新施工時,人們也把一些石構件重新利用起來,安裝回原位,使得這些石構件重現舊日模樣。
如今,各地大力弘揚,挖掘本地人文歷史,一座舊規制重建的文廟才得以得以在修仁縣重現,成為荔浦市的一處人文景點,一處重要的傳承傳統文化的場所之一。
讀史知今,宣傳廣西各地歷史人文,展示地域風貌,講述廣西的舊事,新事。
我在桂平,我是潯州府O鑫森淼焱垚,謝謝閱讀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