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課程變革,在課堂教學中有效落實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5月15日,廣元市實驗小學數(shù)學教研組圍繞“推理意識”這一核心素養(yǎng),開展了專題教學展示活動。本次展示課是由孫琳玲老師領銜,母丹、王碧芳、梁敏、陳連芝老師指導,昝婷婷和王亞波老師執(zhí)教的磨課團隊帶來的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廣角《找次品》。經(jīng)過現(xiàn)場抽簽,昝婷婷老師有幸承擔了本次執(zhí)教任務。
課堂展示:實踐感悟數(shù)學思想
課始,昝老師開門見山地以開放的問題引導學生提出本節(jié)課要解決的三個問題,借助導入視頻有針對性讓學生感知找次品的必要性。然后聚焦問題,從2個、3個螺絲中找次品初步建構基本模型(天平一次不僅只能稱兩份,而且可以通過推理稱出第三份)。同時通過語言描述、圖形演示、符號記錄等方式,助力思維外顯,讓孩子思維可視化,清晰化。
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全班分享”的遞進式學習路徑,引導學生自主設計找次品方案,在操作、推理與辯論中總結最優(yōu)策略,體會“三分法”的科學性。學生們積極參與討論,用畫圖、文字等多元方式表達思路,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最后通過鞏固練習加深體驗,應用規(guī)律來解決問題。
研討交流:共話推理意識培養(yǎng)
授課活動后,母丹老師代表磨課團隊對本課設計進行大單元結構分析,她從“單元主題分析”“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本課時教學設計”三個方面入手,具體從單元整合到教材解讀,從學習目標到教學結構圖,從每一板塊的設計到關鍵問題提出進行詳細解讀與分享,使與會老師們受益匪淺。
梁敏老師從教材、學情、磨課歷程等方面進行分享,團隊基于課標和目標,對真實的情境導入、化繁為簡的思想滲透、三分法的科學性三方面反復修改,最終呈現(xiàn)了本節(jié)展示課。
通過隨機抽簽,朱小花、胡波老師分別對本堂課做出了評議,老師們對昝老師的這堂課進行了充分肯定,本節(jié)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不斷嘗試、對比、質疑中掌握“一分為三”找次品的最優(yōu)策略,提升了演繹推理能力,感受到數(shù)學的魅力。同時也對一些教學細節(jié)改進,以及如何靈活處理臨時生成問題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展望未來:持續(xù)深化教學改革
最后,數(shù)學教研組長劉礪老師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本節(jié)課聚焦核心素養(yǎng)——推理意識,通過一系列研討交流,磨課團隊對推理思想的教學思路和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劉老師還特別強調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并對后續(xù)教研活動提出新要求與期望。
此次教研活動為構建“思維型課堂”提供了優(yōu)秀范例。老師們在交流中碰撞思維,在研討中凝聚共識,不僅深化了對教材的理解,更收獲了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實小數(shù)學人將繼續(xù)以課例研究為抓手,深入探索數(shù)學學科育人路徑,讓學生在深度學習中實現(xiàn)思維能力的真實成長,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奠定堅實基礎。我們一起砥礪深耕,篤行致遠!
供 稿:王亞波
編 輯:董 彬
初 審:劉 礪
復 審:盧艷華
終 審:羅德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