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端午節落在5月31號,早端午晚端午咋分?老輩人常說“早端午冷,晚端午熱”,到底準不準?
判斷早端午晚端午,關鍵看端午和夏至誰先到。今年夏至是6月21號,端午在它前頭19天,妥妥早端午。
按老說法,早端午時暑氣還沒全上來,天氣涼快些。可現在氣候多變,老講究能信幾分?咱得掰扯掰扯。
早端午的“早”,說的是陽歷日子在5月,不是農歷。
你看今年農歷五月初五,陽歷才5月31號,比6月的端午早了十幾天。
對咱農民來說,早端午影響可不小,關系著田里莊稼。早端午氣溫低,雨水可能多,水稻扎根分蘗更順當。但雨水多了也麻煩,病蟲害容易冒頭,得盯著田里防治。
家里有老人小孩的也要注意,早晚溫差大別著涼。晚端午就不一樣了,太陽毒氣溫高,出門得防暑防曬。
那為啥會有早端午晚端午的說法?
和陰陽歷算法有關。
農歷和陽歷日子對不上,端午陽歷日期就來回變。老祖宗通過觀察,總結出這套經驗,流傳到現在。不過現在天氣復雜,不能全靠老說法,還得看天氣預報。
就像去年有地方信老諺沒看預報,結果趕上暴雨減產。今年咱提前知道是早端午,農事安排心里有個譜。
播種澆水別著急,跟著氣候節奏來,莊稼才能長好。有人說老農諺過時了,現代科技更準,這話有道理。
可農諺里藏著老輩人的智慧,參考參考也沒啥壞處。你看“端午五月五,南風送雨珠”,說的就是端午下雨的事。要是今年端午前后刮南風,說不定真能盼來幾場雨。
雨水多了墑情好,秋莊稼出苗齊,農民心里樂開花。但雨水太多也愁人,低洼地塊得排水,別讓莊稼泡了根。
早端午還有個好處,過節時不那么熱,出門賽龍舟舒服。一家人包粽子也涼快,不用開空調,省下不少電費。
不過也有人擔心,早端午冷會不會影響果樹開花結果?這就得看具體氣溫了,只要不是倒春寒,影響就不大。
現在種地講究科學,老經驗結合新技術,收成更有保障。咱農民最盼風調雨順,不管早端午晚端午,都得勤盯著天。
天氣預報天天看,田里情況日日查,才能應對變化。
你家那邊往年早端午啥天氣?有沒有啥特別的事兒?歡迎在評論區說說,大家交流交流經驗。
不管天氣咋變,老習俗不能丟,端午粽子照樣包。艾草掛門上,龍舟河里劃,老傳統里才有過節的味兒。最后提醒一句,農諺雖好,可別全依賴,科學種田最靠譜。
想知道后續天氣變化,記得關注咱的天氣號,天天更新。以上說法供參考,具體天氣還得看實時預報,別耽誤了農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