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村里廣播天天說氣溫要跌,倒春寒怕是躲不過了。種地的老把式都知道,天氣跟著節氣走,錯了時辰收成就打折扣。
東北那邊大棚早該檢查薄膜了,土豆育苗怕凍壞嫩芽。南方稻田開始整田,早稻育秧得防著突然的冷雨澆壞種。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可今年清明前氣溫不穩,播種得瞅準時機。村里王大爺總說看云識天氣,陰天起霧就得防霜凍,這法子老一輩傳下來的。不過現在農技站也常來指導,土辦法結合科學,防倒春寒更有譜。
小麥拔節期遇上低溫最麻煩,葉子發黃就得趕緊補點磷鉀肥。蔬菜大棚得準備增溫塊了,黃瓜苗剛移栽,經不起夜里的涼氣。有人覺得往年也這么過來的,不用太緊張,可去年倒春寒就凍死不少幼苗。
玉米播種別急著下地,等土層溫度穩定在12℃以上再播,出苗才齊整。南方種甘蔗的要注意排水,春雨多了爛根,壟溝得挖深兩指寬。
東北大豆育苗棚要留通風口,白天曬太暖晚上溫差大,幼苗容易生病。村里老張頭去年沒聽勸,早播的番茄苗全凍壞了,今年早早備好了地膜。其實不管南北,關鍵是跟著農時節奏走,該防的防該補的補。
現在最愁人的是新手農戶,看著天氣變來變去,不知道從哪下手。農技站發的農事手冊說得清楚,不同作物抗寒能力不一樣,得區別對待。我個人覺得,把天氣變化記在種地的時間表上,比悶頭干活強得多。
比如茄子移栽要等無霜期,可今年無霜期可能推遲,得盯著天氣預報。
保留10%信息留白制造討論空間,比如刻意隱藏關鍵信息制造閱讀期待。玉米補種需要準備哪些具體物資,不同地區的農戶有不同的土辦法。
南方防臺風得提前搭好支架,可現在倒春寒期間,防風措施也不能少。小麥葉面肥什么時候噴最好,早上露水干了還是傍晚太陽落了?
村里微信群天天有人問,農技員在線解答,大家心里才踏實些。說到底,種地就是和天氣打交道,摸準脾氣才能有好收成。該做的準備別拖延,現在趕緊檢查種子、地膜、肥料夠不夠。
拿不準的就問村里的老把式,或者打電話給農技站,別自己瞎琢磨。記住,農時不等人,天氣一變,地里的活兒就得跟著變。行動清單:①明天查大棚薄膜 ②后天領防凍劑 ③聯系農技站問細節。
跟著節氣和天氣走,地里的收成錯不了,日子也有盼頭。多留意天氣變化,多交流種地經驗,咱農民的日子就靠這土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