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宋朝軍
在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有一個200多畝的種子晾曬場,將近5000噸玉米種子正在此晾曬。制種企業負責人王永明很自信:“我們自研的‘敦玉606’品種,外地的種植戶很認可。”
酒泉市是全國重要的玉米、蔬菜和花卉制種基地?!爸品N育種時,播下去到長好需要好幾個月,中間各環節都關系著各方權益?!泵C州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夏國斌說。檢察院與種子有什么關系?
從2021年開始,肅州區人民檢察院每年都開展種子產業專項行動。在一次行動中,他們發現,有一家制種基地的種子和所簽訂合同的需求并不相符。經了解,這是由于企業資質不完善、合同簽訂不規范造成的,很容易在收獲時產生糾紛。走訪中,檢察干警還發現,有些經營主體的法律意識較為淡薄,有時存在證件不齊、買賣程序不規范、制種大棚運轉不合規等情況,這些會對制種企業和農戶造成套牌侵權的風險。
為此,區檢察院經過調查取證,制發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向農業農村部門、鄉鎮等分析情況,提出減少風險的建議。同時,區檢察院聯合公安、法院、農業農村局和鄉鎮屬地等單位,召開涉種類案件法律適用研討會,共同開展專項整治活動。截至目前,區檢察院辦理涉農作物種子行政公益訴訟案件46件,督促兌付種款2900萬元,惠及近150家制種企業和20萬名制種農戶。
面對不斷壯大的制種產業,如何精準有效地獲得信息、判斷出風險所在?
在酒泉市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部里,檢察部主任吳曉陽正在篩選“種子安全法律監督模型”里的線索信息。這個模型是酒泉數字檢察建模管理平臺的一部分。運行一年半來,借助該模式,第六檢察部已經成功協助辦理涉農作物種子行政公益訴訟案件近70件。
“模型里的信息源多樣,提高了對比分析的可靠性?!眳菚躁柦榻B,模型里的基礎信息來源于市場監督管理、農業農村部門等。通過提取企業注冊信息、許可臺賬和備案臺賬等,進行大數據分析,檢察機關得以分類處理刑事立案、行政違法行為監督、民事檢察監督和公益訴訟監督等4類線索。
在此基礎上,酒泉市人民檢察院還建設了公益訴訟檢測實驗室,裝配近40套快速檢測設備,能對發現涉農作物種子案件線索中的空氣、水體和土壤等進行基礎檢測。“大數據分析加人工核查,我們能更高效地辦理案件,減少監管盲區,保障種子產業高質量發展?!眳菚躁栒f。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0日 10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