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曾有齊白石,余墨尚存人世間。
若問余墨哪里求,白石山堂少白處!
近日,一場備受矚目的拍賣活動在保利拍賣專場拉開帷幕,其中一組來自齊白石弟子楊大鈞舊藏的齊白石篆刻印章精品成為全場焦點。這批印章不僅展現了齊白石大師精湛的篆刻技藝,還承載著深厚的師徒情誼與藝術傳承。齊白石書畫院院長、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先生特此發布,以下是關于此次拍賣的詳細介紹。
楊大鈞在徐悲鴻引薦下拜師齊白石時留影
楊大鈞為齊白石演奏琵琶
齊白石,這位中國近現代書畫篆刻藝術的大師,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藝術造詣,享譽海內外。而楊大鈞,作為我國近代著名的琵琶演奏家,竟與這位藝術巨匠結下了不解之緣。1948年4月18日,一條新聞震驚了藝術界:楊大鈞教授拜師齊白石。此時的齊白石已是八十七歲高齡,收徒之門早已掩閉,但這次卻破例收下了楊大鈞這位徒弟。這段師徒情緣,不僅為藝術界增添了一段佳話,更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藝術遺產。
齊白石為楊大鈞精心篆刻了多枚印章,每一方都凝聚著大師的心血與智慧。這些印章不僅體現了齊白石在篆刻藝術上的高超技藝,還寄托了他對徒弟的期望與厚愛。如今,這些珍貴的印章作為楊大鈞舊藏,亮相保利拍賣專場,無疑為藝術收藏家們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會。
二、拍賣精品賞析
此次拍賣的齊白石篆刻印章精品,每一方都堪稱藝術瑰寶。以下是對部分精品的賞析:
楊大鈞先生家藏的白石老人數方印,皆為白石老人晚年力作。由于楊先生作為音樂大師的特殊性,白石老人與他更是亦師亦友,白石老人為其所刻印頗多。本次嘉德拍賣所征集到的“楊大鈞印”、“大鈞所作”、“拜于白石門下”、 “琴韻草堂”、“楊”、“大鈞”、“琵琶癡人”、“成于樂”諸印,皆可從楊先生所留下國畫作品中看到。
Lot 4249
齊白石刻 “琵琶癡人”楊大鈞用壽山石印章
印文:琵琶癡人。
邊款:大鈞弟屬刊,白石。
鈐印:楊大鈞 1982 年作《琵琶圖》,家屬收藏。
說明:本作品直接得自楊大鈞家屬。
3.2×3.2×4.2 cm.
“琵琶癡人”,章法較難處理,白石老人非常好的將四個字和諧的排布在印面里?!叭恕弊謳缀踝兂闪艘簧乳T,里面全部是留白,這也是白石先生的招牌用字,具有極大的藝術震撼力。與之對應的斜角琵琶的“琵”字,“比”字進行了處理,增加了印章縱向的線條,很好的解決了橫向筆畫太多的問題?!氨取弊值挠幸幝闪舭祝埠魬恕叭恕弊值牧舭?。“歸”字的左邊是增加印面趣味的另一個結構,筆畫的歪斜,極大的增加了不穩定因素。人字的底邊,我們可以看到白石下刀的痕跡。
楊大鈞1982年所作《琵琶圖》
Lot 4250
齊白石刻 “琴韻草堂”楊大鈞用壽山石獸鈕印章
印文:琴韻草堂。
邊款:白石。
鈐?。簵畲筲x 1984 年作《松梅圖》,家屬收藏。
說明:本作品直接得自楊大鈞家屬。
6.2×3.8×7 cm
“琴韻草堂”一印,橢圓形印章,由于外輪廓線較圓,四個字的方折處理,可以對沖圓線效果,從而形成一個既狹窄又高明的藝術發揮空間。四個字如果均勻分布, 則會顯得呆板,“草”和“琴”選字的簡化,造成了兩處較大留白。成為這個印面的自由天地?!扒佟?、“韻”、“草”、“堂”四個字都和邊線皆有重疊,其中“韻”的“貝”右側沒有刻出來,使得這個字顯得簡潔,印的上下邊線留的較多,增加了印中線質的豐富性?!绊崱弊种虚g的三角結構,豐富了印面元素,構成了一種穩定效果。線條肌理處陰陽互為表現,爽利與古樸 并舉?!皸睢?、“大鈞”姓名兩方小印,非常精致,一朱一白,楊字初看平正,實則變化豐富,雖方寸小印,似有氣象萬千。
楊大鈞1984年所作《松梅圖》
齊白石刻 “成于樂”楊大鈞用壽山石印章
印文:成于樂。
邊款:白石。
鈐印:楊大鈞 1980 年作《琵琶圖》,家屬收藏。
說明:本作品直接得自楊大鈞家屬。
5.9×3.1×7.9 cm.
估價:?300,000-500,000
楊大鈞1980年所作《琵琶圖》
齊白石刻 楊大鈞用壽山石印章
印文:大鈞所作。
邊款:白石。
鈐印:徐悲鴻題,楊大鈞作《菊花圖》,家屬收藏。
說明:本作品直接得自楊大鈞家屬。
2.6×2.4×3 cm.
“大鈞所作”四字,少見的加了邊框線,于“老手齊白石”相似??梢哉f增加的線,是增加了印面的“負擔”,但白石老人又輕松的破解了這種沉悶,將“鈞”和“作”沖出邊框。整體和諧、穩定,鈞字中間兩橫的巧靈自然,非等閑所能設計。用刀角度也較小,能感到更多的抒情特點。
徐悲鴻題,楊大鈞作《菊花圖》
Lot 4253
齊白石刻 楊大鈞用青田石印章
印文:楊大鈞印。
邊款:白石。
鈐印:1. 楊大鈞 1982 年作《琵琶圖》,家屬收藏。2.楊大鈞 1986 年作《群蝦圖》,家屬收藏。
說明:本作品直接得自楊大鈞家屬。
2.3×2.3×3.3 cm.
估價:?50,000-80,000
楊大鈞 1982 、1986年作《琵琶圖》及《群蝦圖》
Lot 4254
齊白石刻 楊大鈞用壽山石對章
印文:1. 楊。2. 大鈞。
邊款:1. 白石。2. 白石。
鈐?。簵畲筲x 1985 年作《菊石圖》,家屬收藏。
說明:本作品直接得自楊大鈞家屬。
1.5×1.5×3.5 cm.×2
“楊大鈞印”,“楊” 和“印”字,向對角線方向布置,筆畫較密?!按蟆?、“鈞” 兩字則較疏朗,形成了較大的留白,這種疏密對比的內部又有疏密變化,如“大”字印文左側密右側疏。印字則將上半部分拉長,顯得更加疏朗。“楊”的木字旁既長又密,將“鈞”和“大” 的疏朗造成的視覺空余填充了。印章剝蝕斑斕的金石氣,如摩崖石刻的斑駁的效果。
楊大鈞1985年作《菊石圖》
“苦手”一印,線條光潔,字型有吳昌碩篆書意味,線條平穩樸茂。苦字草字頭部分占一半一上, 手字下半部分占一半以上,形成了印面左側的大片留白,右側上半部分的有序留白進行呼應。“苦”字橫畫進入“手”字下方空間,形成巧妙的揖讓關系,避免了手字下方空間留白過多造成的沉悶?!把┍Q”,“雪”字用字,采用了較強象形意味的字,如雪花落下,點點不同?!把弊钟〉挠疫吪c印邊融合,左邊成為兩字界格。兩個復雜的字放在長方線里面,形成穩定 結構,但兩字下方,又進行了留白處理,營造了自由空間。繁筆字也點畫儼然毫不含糊?!霸視x印”,四字采取傳統漢印形式,但字形強烈,十分有動感,可謂平中見奇、沉穩瀟灑。
齊白石刻 袁家普用壽山石薄意對章
印文:1. 雪盦。2. 袁家普印。
邊款:1. 雪廠廳長五十有五誕辰,弟羅正徫以石為壽,倩齊璜刊并記,時己巳十月二十二日。2. 白石山翁。
出版:
1.《印林第一卷》第二期,P21,王北岳編,印林雜志社刊行,1980 年。
2.《白石山翁印集》第一冊,P20,齊良遲輯,1988 年鈐印本。
3.《齊白石印影》續集,P121.141,戴山青編,榮寶齋出版社出版,1991 年。
4.《續印史留遺》第七冊,P47.49,現代中國藝術中心刊行,1996 年。
5.《齊白石全集》第八卷,P147.227,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1996 年。
6.《中國印壇三大家·齊白石篆刻作品集》P356,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 年。
2.4×2.4×5.8cm./2.5×2.5×6.7 cm.
齊白石刻 壽石工用壽山石獸鈕印章
印文:苦手。
邊款:白石山翁。
出版:
1.《道古軒集白石印譜》P40,朱寶成輯,1935 年鈐印本。
2.《鑄夢廬藏印》第四冊,P18,壽石工輯,1936 年鈐印本。
3.《齊白石詩文篆刻集》,上海書局出版,1980 年。
4.《齊白石印匯》P142,四川省新華書店發行,1988 年。
5.《壽石工藏印》P132,天津市古籍書店刊行,1991 年。
6.《齊白石印影》P123,戴山青編,榮寶齋出版社出版,1991 年。
7.《中國印壇三大家·齊白石篆刻作品集》P248,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 年。
2.4×2.4×5.3 cm.
估價:?150,000-250,000
這批印章確是白石老人藝術成熟期的精品力作,氣度磅礴又能細致精彩。篆刻雖方寸之間,然齊白石先生可造雄健氣勢、顯雷舞萬鈞。所謂“快劍斷蛟”、“昆刀截玉”,雖由人作宛如天工。此外,從形式和樣式上,也非常多樣。這批印章的“新發現”,不僅給愛齊白石篆刻的藏家帶來機遇,也給愛好者帶來藝術的享受。雖然研究、學習、喜愛白石老人印多年,每次看到精彩處依然拍案叫絕。齊先生真神人也!
這批齊白石篆刻印章精品的藝術價值和收藏意義不言而喻。作為齊白石大師晚年的精品力作,它們不僅代表了大師在篆刻藝術上的最高成就,還承載了深厚的師徒情誼和藝術傳承。對于藝術收藏家們來說,擁有這些印章不僅是對大師藝術的致敬和傳承,更是對藝術品味和文化底蘊的彰顯。
此外,這批印章的收藏意義還體現在其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上。作為齊白石與楊大鈞師徒情誼的見證,它們記錄了這段藝術佳話的歷史瞬間,為后人提供了研究齊白石藝術、了解師徒情誼的寶貴資料。同時,這些印章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精神,也將激勵著后人不斷追求藝術真諦、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四、齊白石書畫院與湯發周的藝術貢獻
齊白石書畫院作為致力于傳承和弘揚齊白石藝術的重要機構,一直以來都在積極推動齊白石藝術的研究、傳播和推廣工作。此次拍賣活動的舉辦,正是書畫院在藝術傳承和推廣方面的一次重要舉措。通過拍賣活動,不僅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到齊白石大師的藝術作品,還可以為藝術收藏家們提供一個交流和收藏的平臺。
作為齊白石書畫院的院長和齊白石的再傳弟子,湯發周先生一直以來都在為傳承和弘揚齊白石藝術而不懈努力。他不僅深入研究齊白石的藝術風格和創作理念,還積極推廣齊白石的藝術作品和文化精神。此次拍賣活動的發布和介紹,正是湯發周先生對齊白石藝術傳承和推廣工作的一次重要貢獻。
五、結語
此次保利拍賣專場上的齊白石篆刻印章精品,不僅是對大師藝術的致敬和傳承,更是對藝術收藏家們的一次難得機遇。通過這批印章的拍賣和收藏,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賞到齊白石大師在篆刻藝術上的精湛技藝和深厚功底。同時,這批印章也將激勵著后人不斷追求藝術真諦、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共同期待這批藝術瑰寶在未來的收藏和傳承中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