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外期權,顧名思義,就是在非集中性交易場所進行的交易,不像股票交易那樣在證券交易所里大家公開買賣。真正的平臺,得有一定的撮合能力,能把買賣雙方拉到一起交易,或者能轉介紹開戶。但個股場外期權不一樣,它開戶門檻高得離譜,只有專業的機構才能開,符合條件的客戶少得可憐。要是有人做個純介紹開戶的平臺,那估計沒幾天就得關門大吉,根本沒生意可做。
還有人可能會想,那中間那些幫忙牽線搭橋的機構算不算平臺呢?也不算!這些機構其實就是個居間通道,它們既沒有撮合買賣雙方的能力,也沒有這個資格。它們做的事兒,就是單向委托和單向履約,買賣雙方之間根本沒啥直接關系。居間機構自己倒像是跟兩邊都簽了合同,成了“雙乙方”。這種機構可沒啥公信力,也撮合不了交易,所以根本算不上平臺。不過呢,好在它們在單向履約的場景下,還是受《民法典》保護的,要是出了啥糾紛,法律能管。
正規與否,沒權威定論!
那到底怎么判斷一個機構正不正規,算不算平臺呢?說實話,這還真沒啥權威的說法。個股場外期權本質上就是個純信用業務,就像咱們平時借錢一樣,得看對方靠不靠譜。這個信用呢,大概能分兩種:一種是受到監管約束的強信用機構,另一種是有口碑的一般信用機構。
要是你不想有啥后顧之憂,那就選有監管的強信用機構。這些機構都受到國家權威部門的監管,交易起來更規范。不過呢,它們的開戶條件和交易成本可能比較高,沒那么靈活。要是你想更靈活點,也可以適當選些有口碑的機構來補充。
強信用機構大盤點
我國經批準開展場外衍生品業務的券商和期貨公司一共有45家,其中合規允許針對兩融個股標的提供歐美式期權服務的有15家。這些機構在基于SAC信用框架下,交易規范也有點差別。下面我就給大家列幾個強信用機構的名字,大家記好了:
中金公司、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這里糾正一下,原文“國泰海通”可能有誤,應為“國泰君安”)、銀河德睿、國君風管(可能是國泰君安旗下某個業務部門或子公司的簡稱,具體需以官方信息為準)、申萬宏源、招商證券、中信中證、浙商資本、永安資本、華泰長城、南華資本。
一般信用機構怎么選?
那一般信用機構又該怎么選呢?對于那些沒有保護性的信用合約,咱們可沒法保證它們最后一定能履約,就算是基于ISDA協議下的合約,違約成本也不算高。所以啊,咱們得盡量選那些有品牌信用和口碑信用的機構。
品牌信用機構很好理解,就是它們的品牌名聲比履約擔保的價值還大。像中金香港、中信里昂、廣發香港、華泰國際、銀河海外、申萬香港、國泰君安香港這些,都是值得信任的品牌型交易商。
口碑信用型的機構呢,自營能力可能相對弱一點,一般就做個純通道的角色。它們靠的是自身的靈活性和多渠道性,通過多年的經營和好形象,單向服務客戶,還建立了完善的風控機制和履約機制,慢慢積累了口碑。
所以,大家在選個股場外期權機構的時候,可得擦亮眼睛,別被那些所謂的“平臺”給忽悠了。選正規、有信用的機構,才能讓你的投資更安心!
期權相關的知識、開戶、個股詢價、股指期貨交易來源:期權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