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斗星君、掌管凡人壽命的尊神
《搜神記》有云:“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人受胎,皆從南斗到北斗。”所以,南斗星君與北斗真君是早期道教中負(fù)責(zé)掌管生死的神祇。
南斗的信仰與人們對日、月、北斗等星辰的崇敬一樣源遠(yuǎn)流長。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地紛紛建立了供奉南斗的廟宇。秦始皇在掃平六國、統(tǒng)一全國之后,下令建造了南斗府。
南斗,作為二十八宿之一,特指斗宿,亦即北方玄武七宿中的首宿。它由六顆星構(gòu)成,對應(yīng)于西方的星座體系中的人馬座。《詩經(jīng)·大東》中提到的“維南有箕”,即是指向南斗。
南斗的位置與北斗星遙相呼應(yīng),因此得名。據(jù)《星經(jīng)》記載:“南斗六星,掌管天子的壽命,也象征著宰相及高官的職位。”古人視南斗為掌管壽命與官運之星,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權(quán)貴階層,都對此星寄予厚望,這使得南斗在古代的星辰信仰中占據(jù)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根據(jù)道經(jīng)的記載,道教中的南斗六星由六位星君掌管,各司其職:第一天府宮,掌管生命的星君;第二天相宮,掌管福祿的星君;第三天梁宮,掌管延壽的星君;第四天同宮,掌管增壽的星君;第五天樞宮,掌管解厄的星君;第六天機宮,掌管升仙的星君。這六位星君統(tǒng)稱為南斗六司星君。
在民間流行著“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之說。據(jù)東晉干寶的《搜神記》記載:三國時期魏國有個神算管輅,善于相面。他看到顏超,認(rèn)為他的面相“主夭亡”,預(yù)知其壽數(shù)將盡。顏超當(dāng)時年方十九,顏父聞之大驚,忙求管輅設(shè)法解救。管輅點化顏超“返家備一壇好酒、一盤燒鹿肉,于卯日至麥地南之大桑樹下,見二人對弈。汝不可言,與之斟酒添肉即可,飲盡即續(xù),待飲盡壇中之酒。二人若與汝言,汝默然不可答。待酒肉凈盡。汝命可保也。”顏超依言而往,果見二人對弈。顏超立上前進鹿肉斟酒。二人專注于棋局,只顧飲酒吃肉,渾然不覺。待酒肉凈盡,北向而坐者始見顏超,乃叱責(zé)這“豎子在此何為?”頗超急跪,不富,磕頭不止。二人相顧而言:“方才食其酒肉,只得助之。”北坐者曰:“文書已定。”南坐者言:“取文書觀之。”見頗超壽止十九。立取筆點之,告之顏超,“延汝至九十。”顏超大喜,叩拜而回。管輅乃告顧超:“北向而坐者,北斗也,南向而坐者,南斗也。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人受胎,皆從南斗過北斗。”
這個故事廣為流傳,“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的說法因此家喻戶曉。基于這一說法,道教將南斗六星神化為掌管壽命的六位星君。
供奉南斗星君的廟宇被稱為南斗星君廟,民間俗稱“延壽司”。其中,位于無錫的南斗星君廟最為著名,康熙皇帝甚至親筆題寫“光耀南天”的匾額,以此賜予該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