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靜自然涼”,這話在小滿時節可太應景了。小滿一到,天氣熱起來,人也容易心煩氣躁,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渾身不得勁。有研究說,小滿時節心火容易旺盛,要是不注意養心,整個人都沒精打采的,干啥都沒力氣。那小滿時節咋養心呢?嘿,今天就給大家分享3碗湯,5月21日小滿這天多喝點,養心安神,精神頭足足的,您是不是也好奇是哪3碗湯呢?
麥冬蓮子桂圓百合湯——甜潤養心的“安神湯”
麥冬別名又叫麥門冬、沿階草,長得細細長長的,就像一根根綠色的小繩子。它表面是黃綠色或者淡黃色,有點皺巴巴的。蓮子圓滾滾的,像個白色的小珠子,外皮有點硬,剝開之后里面的蓮子肉白白嫩嫩。桂圓也叫龍眼,圓溜溜的,顏色是棕褐色,果肉晶瑩剔透,吃起來甜滋滋的。百合呢,一片一片的,白白凈凈,就像小扇子一樣。
麥冬含有多種生物堿和氨基酸,能滋陰潤肺、益胃生津,就像給身體里的“小火爐”降降溫,讓心火不那么旺。蓮子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能養心安神、益腎澀精,就像給心請了個“小保姆”,讓心能安安穩穩的。桂圓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功效,能給心補充能量,讓心更有勁兒。百合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把心里的煩躁都趕跑。
這碗湯能養心安神、滋陰潤燥,特別適合小滿時節心煩失眠的人。做這湯,得準備麥冬10克、蓮子20克、桂圓10顆、百合15克、冰糖適量。把麥冬、蓮子、百合洗干凈,泡在水里30分鐘。桂圓剝殼去核。把泡好的食材放進鍋里,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40分鐘。最后加冰糖調味,等冰糖融化就可以喝啦。喝上一口,甜潤潤的,心里都跟著舒坦了。
山藥黨參玉竹黃芪排骨湯——滋補養心的“元氣湯”
山藥長得細長細長的,表皮有點粗糙,削皮之后里面的肉潔白如玉,口感軟糯。黨參像根小木棍,顏色是黃白色或者黃棕色,表面有皺紋。玉竹細細長長的,顏色淡黃,表面有點光澤。黃芪也是長條形的,顏色淡棕黃色或者淡棕褐色,質地有點硬。排骨大家都熟悉,一塊一塊的,帶著點肉,看著就香。
山藥富含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能健脾益胃、滋腎益精,給身體補充元氣。黨參能補中益氣、健脾益肺,就像給身體加了個“小馬達”,讓身體更有力氣。玉竹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的作用,能讓身體里的水分更充足。黃芪能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排骨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能強筋健骨。
這湯能補氣養心、健脾益胃,中老年人喝了能防病長壽,年輕人喝了能精神飽滿。做這湯,要準備山藥一根、黨參15克、玉竹10克、黃芪10克、排骨500克、姜片適量。排骨洗凈焯水,撈出來沖洗干凈。山藥去皮切成段,黨參、玉竹、黃芪洗干凈。把所有食材放進鍋里,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后撇去浮沫,轉小火煮1.5到2個小時。加鹽調味就可以啦。這湯喝起來鮮香濃郁,營養滿滿。
冬瓜海帶薏米豬骨湯——清爽養心的“祛濕湯”
冬瓜個頭大大的,外皮是青綠色的,上面有一層白霜,就像給冬瓜穿了件白衣服。切開之后,里面的瓜瓤軟軟的,水分特別多。海帶長長的,顏色是深褐色或者黑褐色,泡發之后變得軟軟的,滑溜溜的。薏米小小的,圓圓的,顏色是白色或者黃白色。豬骨就是豬的骨頭,有筒骨、排骨等,燉湯特別香。
冬瓜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暑的功效,能把身體里的濕氣和熱氣都排出去。海帶含有豐富的碘和膳食纖維,能軟堅散結、消痰利水。薏米能健脾祛濕、利水消腫,就像給身體里的“排水管道”通了通,讓濕氣順利排出去。豬骨能補充鈣質和蛋白質,讓身體更結實。
這湯能清熱祛濕、養心安神,小滿時節喝正合適。做這湯,準備冬瓜500克、海帶100克、薏米30克、豬骨500克、姜片適量。薏米提前泡2個小時。海帶泡發后切成小塊,冬瓜去皮切成大塊,豬骨焯水。把所有食材放進鍋里,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1到1.5個小時。加鹽調味就行啦。這湯喝起來清爽可口,一點不油膩。
額外小貼士
麥冬、黨參這些中藥材,要是自己拿不準用量,最好問問醫生。煮湯的時候,水要一次性加夠,中途加水會影響湯的口感。薏米性涼,脾胃虛寒的人可以先把薏米炒一下再煮湯。
小滿時節養心很重要,這3碗湯就是養心的好幫手。它們食材常見,做法也簡單,照著方法做一做,給自己的心加點“營養餐”。要是覺得這篇文章有用,別忘了點贊、轉發,讓更多的人在小滿時節養好心,精神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