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峰期剛過,新冠感染又有抬頭趨勢?
人類在進化,科技在進步,病毒也沒有偷懶。
搖身一變,它不再昂首闊步,聲勢浩大,一下撂倒一大片。
而是換了“馬甲”以輕微癥狀作掩飾,悄悄潛入宿主身體。
當身體出現這6個癥狀時,千萬不要忽視,或許就是病毒找上了門!
狡猾的病毒
5月15日,陳奕迅發微博。
“一夜之間被病毒攪垮”
確診新冠之后,陳奕迅宣布延期高雄巨蛋的三場演唱會。
然而,陳奕迅并不是個例。
就在“五一小長假”期間,有的游客忙著曬游客照,有的忙著曬“兩道杠”照片。
新一輪新冠病毒再次引發關注。
中國疾控中心5月8日公布一組數據,數據顯示自4月以來,新冠病毒陽性率正呈上升趨勢。
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每6個就有1個是新冠感染。
除了感染數量不斷攀升以外,還有一個可怕的事實——新冠學聰明了。
2020年,新冠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新冠來勢兇猛。
隨機撂倒老幼婦孺,彪形大漢碰上新冠也只有求饒的份。
武漢首批感染新冠的患者全身潰爛,頭痛惡心,高燒不斷。
為了早日結束這種痛苦,有些患者甚至偷偷拔掉了氧氣管。
百姓接種3次疫苗,全面放開之后,病毒的威力依舊讓人難以忍受。
高燒不退反反復復,全身肌肉無力酸痛,嗓子像被刀割,根本說不出話。
現在的新冠病毒不再高調入侵宿主身體,而是悄悄入侵。
可千萬不要以為是病毒變溫柔了,是它知道自己一旦搞出大動作被免疫系統察覺就會被搞死。
病毒的目標從來不是為了隨機撂倒一個宿主,而是為了傳播,感染更多人。
所以,病毒學會了與宿主共處,整一些讓宿主幾乎無法察覺的小動作,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傳播時間。
就像是登革熱病毒,它們長期潛伏在蚊子體內,蚊子并無反應,但是它們的傳播鏈條一直存在。
雖然新冠病毒在悄悄進化,但只要新冠行動,就會留下蹤跡。
即使動作再小,癥狀再輕,都不可掉以輕心。
一旦有以下6個癥狀,千萬要注意。
6大癥狀表現
人類,習慣于總結復盤。
一次兩次可當作偶然變量,但出現的次數多了,就會被作為典型案例。
新冠進化后,表面看宿主沒什么異樣,實則病毒已經在體內擴散。
以往,患者只認發燒。
只要體溫正常,就認為自己沒感染,可以放心出門。
然而,事實證明,溫度計不再是人類可靠的哨兵。
一些普通的常見的癥狀,也有可能是新冠在入侵。
第一,喉嚨持續干癢、輕微干咳。
有些人無辣不歡,口味重,尤其是夏天喜歡喝冰鎮飲料,擼串吃燒烤。
當新冠入侵時,他們會以為是自己上火了。
第二,輕度腹瀉或者腸胃不適
“十人九胃病”
社會快速發展,上班族壓力越來越大。
無法在工作環境中釋放的壓力,就用用美食來緩解心情。
奶茶串串麻辣燙,火鍋啤酒小龍蝦。
為追求舌尖上的刺激,忽視了胃的承受能力,慢性胃炎和胃潰瘍悄然而至。
在中國,腸胃病患者高達1.2億;超出9成打工人都患有慢性胃炎。
某天吃了漢堡或者火鍋之后回來拉肚子,患者首先懷疑飲食問題而不是病毒入侵。
第三,莫名其妙的疲倦感,有氣無力
這不是打工人的真實寫照嗎?
早九晚六,迎著朝陽上班,迎著夕陽甚至是月亮和星光下班。
坐在辦公室被老板刁難,被甲方刁難,被同事排擠。
上班一天,身心俱疲,回到出租屋或者家里只想躺著,根本提不起任何興趣做任何事。
當病毒釋放出這樣的信號時,大概率也會被忽略。
第四,輕微頭暈、注意力不集中
不管是每天兢兢業業上班的打工人,還是在家無所事事,刷手機刷劇的無業游民都有可能出現這種狀況。
尤其是后者,更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癥狀。
在短視頻橫行的今天,碎片化信息一窩蜂涌進大腦,三四個小時過去,真的很難不頭暈。
短視頻和短劇看多了會發現,根本沒有耐心以正常的速度看其他影視劇。
上班工作期間,注意力也會不集中,總想著摸魚。
當這個癥狀出現時,患者大概率不會覺得自己中招了。
第五,情緒異常波動、焦慮、煩躁
打工人常有的狀態,當牛馬哪有不瘋的?
新冠若是穿上這個馬甲,那真是神不知鬼不覺。
第六,味覺和嗅覺輕微喪失
話說回來,這個癥狀比上邊5個要明顯很多。
一般情況下,味覺嗅覺喪失不是感冒就是發燒。
一旦有這個癥狀,患者肯定會到門診就醫。
如此一來,發現自己得了新冠也就容易一點。
以上這些癥狀,看似難以發覺,但如果持續2天以上,就要引起警覺心。
那么,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防護,又該如何應對已經入侵的病毒呢?
如何避免新冠
因為新的新冠披上了隱形外衣,所以更應該注意周遭環境。
辦公室,學校,商場……
這種密閉且人流量巨大的環境中,病毒的傳播速度快到驚人。
迎面走過來一個人,根本無法判斷別人是否得了新冠。
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戴好口罩,注意個人衛生,回家做消毒。
與此同時,平時自己也要做好防范工作。
咳嗽或者打噴嚏一定要遮住口鼻,不要隨意用手觸摸眼口鼻。
要注意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增強免疫力。
保持室內通風,保持家中環境整潔干凈。
出門正確佩戴口罩,減少感染風險。
如果真的感染新冠卻不能及時就醫的情況下,可以臨時服用退燒藥和止痛藥物減輕身體不適。
不過,最好還是盡早使用抗病毒藥物,有效遏制病毒復制,降低重癥風險。
專家預測,這輪新冠不會持續太久,五月中旬是波峰,等到6月上旬陽性率會下降很多,不會耽誤高考。
結語
這是一場持久戰,任何人都不能掉以輕心。
希望我們都能夠在這場戰役中取得勝利。
參考文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