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50屆南丁格爾獎獲獎者名單揭曉后,甘肅省人民醫院副院長韓琳的獲獎引發熱議。之所以引發質疑,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她的身份是人民醫院的副院長,因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南丁格爾獎作為護理界的最高獎,應該給那些工作在基層一些的護理人員,作為省級人民醫院副院長的韓琳,并非傳統意義上的 “一線護理人員”;二是她的成長逆襲之路是否經得起推敲。
其實,這種看法是對南丁格爾獎的一種誤解,南丁格爾獎的初衷,是表彰在護理事業中做出貢獻人員的最高榮譽獎,只要從事護理事業的都可以參評,并不特定指護士,從韓琳的學習進修和工作經驗來看,她一直從事護理相關工作,在這一點上并無違和感,是符合要求的。
從韓琳的履歷來看,自踏上護理之路,她始終未離開護理領域,無論是臨床護理實踐,還是后續的管理、科研工作,都在為護理事業添磚加瓦,完全符合南丁格爾獎的參評要求。
回顧南丁格爾本人的經歷,也能為我們理解獎項內涵提供參考。南丁格爾并非一生扎根臨床一線,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她不僅親自護理傷員,更致力于改善戰地醫院的衛生條件,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降低傷員死亡率。戰后,她將大量精力投入護理研究與人才培養,一手創立英國第一家護理院校,推動現代護理事業的變革。
過往歷屆南丁格爾獎的獲獎者,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職業背景也十分多元,并非清一色基層護理人員。以第49屆南丁格爾獎獲得者為例,其中就有護理教育工作者,她們雖不在臨床一線,卻通過培養優秀護理人才,為護理事業的長遠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作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發起的世界級獎項,南丁格爾獎有著嚴格的審核機制,從推薦到評選,每一個環節都經過層層把關,最終拍板的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權威性不容置疑。
除了身份爭議,韓琳的成長之路也備受關注。1979年出生的她,上的是小中專,在臨床當護士的時間不長,此后多是學習進修與管理工作。有人好奇,小中專學歷如何能進入省人民醫院?其實,韓琳畢業的甘肅衛生學校,在甘肅護理教育領域堪稱 “王牌”,學校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完善的教學體系,為全省輸送了大量優質護理人才,畢業生進入省級醫院工作并非個例。
當時,學校與各大醫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會根據醫院需求定向培養學生,韓琳憑借在校期間優異的成績和出色的實踐能力,順利獲得進入甘肅省人民醫院的機會。
韓琳兩次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四川大學華西護理學院和華西醫學中心護理專業研究生,還順利進入協和醫學院和美國霍普金斯大學聯合的護理學博士班深造。這份求學履歷,足以證明她扎實的專業功底與超強的學習能力。
在科研方面,她5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核心期刊發表多篇具有影響力的論文,為推動護理學科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這些成果靠的絕非運氣或關系,而是實打實的真才實學。若沒有深厚的專業積累與鉆研精神,即便有 “捷徑”,也難以達到這樣的高度。
韓琳的獲獎,不應只被簡單貼上 “身份不符” 的標簽。她的經歷展現了護理工作者在不同崗位上為護理事業發展的多元貢獻,也提醒我們打破固有認知,以更全面、客觀的視角看待南丁格爾獎的評選標準。每一位在護理領域默默耕耘、推動行業進步的人,都值得這份榮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