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長期被盆腔炎困擾,總感覺下腹墜脹不舒服,白帶也不正常。這種情況在辦公室久坐、愛吃冷飲、經常熬夜的人群中尤為常見。
中醫認為,這類盆腔問題大多與體內濕氣堆積、氣血運行不暢有關。
現代女性長期久坐、飲食不規律、情緒壓力大,容易形成濕熱瘀阻的體質。身體內部環境變得潮濕悶熱,給炎癥反復發作提供了溫床。
調理這類問題關鍵要抓住兩個重點:祛除體內濕熱和促進氣血暢通。
今天,邀請到婦科專家許麗綿主任,給大家分享用一種常見食材——薏米,改善盆腔不適問題。
薏米作為藥食同源的食材,既能幫身體趕走多余濕氣,又能健脾胃助消化。
在調理盆腔炎方面也很不錯:一方面能清理盆腔里的濕熱環境,另一方面可以增強身體抵抗力。
特別適合那些舌苔發黃、手心腳心發熱的濕熱體質人群。用對方法吃薏米能明顯改善下腹墜脹等不適。
分享三種吃法:
1、薏米赤豆粥
取薏米30克加赤小豆20克,清水浸泡2小時后煮成稀粥。
適合小腹墜脹、分泌物異常時食用。薏米祛濕濁,赤豆活氣血,幫助清理體內濕熱。
2、薏仁茯苓飲
將薏米10克和茯苓10克用溫水泡30分鐘,煮沸后當茶飲用。
適合容易疲勞、腰酸背痛的人。這兩味食材搭配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
3、薏米山藥羹
鐵棍山藥50克切塊,與炒過的薏米20克同煮成羹。
適合食欲不振、手腳發涼的人。既能祛濕又不傷陽氣,幫助恢復體力。
真實門診案例分享
39歲張女士,盆腔炎反復發作3年,總感覺下腹墜脹,每次勞累后白帶量明顯增多,色黃,經期前后癥狀加重。
診見舌苔黃厚,辨證為濕熱瘀結證。
許麗綿主任開方:生薏仁、黃柏、蒼術、敗醬草,同時配合日常食用薏米赤豆粥輔助調理。
兩周后復診,張女士反饋腹脹明顯減輕,白帶恢復正常。
通過合理食用薏米,結合體質調理,能幫助改善盆腔環境。關鍵是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讓身體逐漸恢復平衡狀態。
當內在環境變得干爽通透,那些煩人的炎癥癥狀自然會逐漸消失。
最后提醒:食療僅作為日常輔助調理,如果身體出現明顯不適,建議先找專業中醫師辨明體質再針對性調理,不可盲目自行用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