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給各位講一個現實的故事:
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等美西方幾個老牌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幾年前拋出了“溫室氣體效應理論”,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南北極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將淹沒大量陸地。
于是,他們炮制了“巴黎氣候協定”,要求發展中國家必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這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一是以“減排”為理由要求發展中國家降低產能甚至停止發展。二是“合法掠奪”,如果發展中國家要發展,那就必須向他們繳納“超標排放稅”。
在“巴黎氣候協定”之下,美國和歐盟幾乎同步出臺文件,在2035年之前,停止制造和銷售燃油車。
而寶馬、奔馳等公司更是激進地宣布,將在2028年把燃油車比例降低到50%,2030年停產停售燃油車。
美歐車企的如意算盤是,中國剛剛追上來的燃油車技術,很快就會被新能源汽車淘汰了,永遠只能處于他們屁股后面追趕的路上吃點殘羹剩菜。
而觀念落后的日系車企,就像他們不用渦輪增壓技術一樣,死守傳統的燃油車,試圖依靠過去積累的發動機技術優勢,繼續稱霸燃油車市場。
哪想到,中國依托于制度優勢和中華民族的勤勞與睿智,短短幾年時間,就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取得了絕對的優勢。從光伏發電、風能發電到電池制造、電車制造、智駕系統各方面,幾年時間就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最先進的技術壟斷了,申請了上百萬項專利,幾乎堵死了美歐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之路。
中國諸多新能源汽車技術和產量一發不可收,從技術到產量,從性能到質量,美歐車企望塵莫及。
盡管美歐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出臺關稅壁壘,但他們知道,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必然趨勢。為了阻擋中國發展的步伐,于是針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網絡大戰”開始了。
道路上每一天都有燃油車自燃事故,但網絡幾乎視而不見。不過,只要出現一起新能源汽車交通事故和自燃事故,網絡都會大加炒作。即便是在國家消防應急救援部門已經公布了電車自燃率低于油車自燃率的數據面前,依然有人用什么“油車自燃可以逃,電車自燃逃不掉”、“油車出事可以打開車門,電車出事打不開車門”等等可笑無比的謠言繼續攻擊電車,欺騙忽悠網民“電車沒有技術含量,省油不省錢”,鼓動網民“寧愿走路也決不能購買和乘坐電車”等等。
這些言論,的確忽悠了很多不懂行的消費者,也安撫了那些想換車卻還缺乏能力換車的車主群體。于是,聽風就是雨的他們,不少人也加入了“抵制新能源汽車”的行列。
這就是新能源汽車被“網暴”的來龍去脈。
誰是幕后力量?看看日系車、美系車、歐系車,從幾個月前的銷量嚴重下滑到這兩個月銷量翻倍增長的情況,我們就能明白了。
此外,我們還應該知道,著名品牌的燃油車車企并不是依靠賣車賺大錢,而是依靠4S店的維修保養長期賺大錢。因為電動汽車就沒有結構很復雜且維修保養率和費用很高的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等大宗零部件,車企未來將不能再依靠4S店發大財了。
因此,新能源汽車遭遇“網暴”的根本原因,是車企的利益之爭,是美歐、日本同中國的產業之爭。
好消息是,兩道高墻突然出現在“網暴”新能源汽車勢力的面前。
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日前印發了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文件當中有一項新規定:公務用車應當選用國產汽車,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
我們可以這樣形象地描述這份文件的意義:“國產汽車”是左邊的墻,“新能源汽車”是右邊的墻,中間就是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道路,它沒有盡頭,將通往全世界。
早在2023年國務院就已經發文明確: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要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加強動力電池系統、新型底盤架構、智能駕駛體系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統籌國內國際資源開發利用,提升全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和綠色發展水平。
這是國家的意志,任何試圖阻礙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幕后勢力,不過是螳臂擋車的不自量力??梢缘贸岩粫r,但最終必遭失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