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過后,全區中小學正式切換至夏令時,午睡時段隨之開啟。過去,學生們午休常采取趴睡方式,不僅容易導致手麻腳麻,還會因擠壓胃部引發脹氣,更對脊椎發育存在潛在不良影響。當前,我區不少學校的學生們已實現“躺睡自由”,這得益于學校為學生配備了可切換坐躺桌椅。
中午時分,走進區第二實驗小學一(1)班教室,班主任陳勤家正耐心指導學生調節躺睡椅,幫助學生進入午休狀態。只見學生們按下桌子兩側調節按鈕,桌面隨即傾斜,為前排同學提供支撐與空間。緊接著,大家扳動右側把手,后背輕輕用力向后靠,便能實現90度至180度的角度調節。學校總務處主任吳斌說:“椅子頂端設有可拉長的頭托,用于支撐頭部與頸部;末端配備腳托,拉開后可支撐整個身體,大幅提升躺睡的舒適度。”
據了解,該校早在去年8月就為一年級新生更新了坐躺切換課桌椅,并于當年9月開學后正式投入使用。“經過一個多學期的使用,孩子們現已能熟練調節課桌椅,30秒內即可完成‘坐’與‘躺’的切換。”吳斌說。
為確保午睡過程安靜、安全,每個班級均安排班主任坐班“陪伴午睡”,實時留意學生睡眠狀態,適時協助蓋被子,以防著涼。同時,各班級還制定躺睡紀律及公約,更好地管理午睡紀律。陳勤家介紹,目前班內超七成學生已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一些不太喜歡午睡的孩子,也能自覺躺好、安靜休息。
此外,在未配備坐躺切換桌椅的高年級教室,學校也貼心提供躺睡墊,確保學生能在午間得到高質量休息。據悉,班主任會安排移動教室內的桌椅,合理排布睡墊,讓高年級學生同樣能夠平躺,獲得更充分的休息。針對部分精力充沛、難以入睡的學生,學校更藏著一份暖心巧思。吳斌指著走廊角落的書架介紹:“我們打造了圖書角,不想午睡的孩子可以在此閱讀學習,讓充沛的精力化作探索的動力。”
“我區針對不同學校實際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創造‘躺睡’條件,讓孩子們的午休從‘將就’變‘講究’。”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4月,浙江省發布《浙江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明確提出實施中小學“午休躺睡”工程,我區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因地制宜推進“午休躺睡”,將學生健康需求轉化為可感知的民生溫度。
在區仙橋小學,午休時分,學生們輕輕將可折疊式椅子調整成躺臥模式,蓋上被子,準備進入夢鄉。“以前在老校區讀一年級時,中午只能趴在課桌上睡覺,睡醒后脖子又酸又疼。去年搬到新校區開始躺著睡,今年又用上了更便捷的躺睡椅。”三(3)班學生茶麗華熟練地展開躺睡椅,座椅瞬間變成平坦的睡床。
面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成長需求,仙橋小學創新實施“分級躺睡”方案,其中一、二年級學生利用功能教室改造的午休空間,在墊子上實現“全平躺”,三年級及以上學生則配備可躺式椅子。
“我們特別注重一、二年級學生午休習慣的培養,脫下的鞋子需在教室門口排列整齊,睡醒后大家一起折疊毯子,將用品收拾整齊再離開。”談及午休環境的變化,該校政教主任吳玥笑著說:“孩子們經常跟我分享,現在躺在軟墊上休息,比之前舒服多了。”
目前,我區約3.1萬名學生已從“趴桌小憩”變為“躺睡自由”。這一改變不僅有效提升學生的睡眠質量,更助力其身體健康發育,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作者丨方柯 金燦燦/文 朱佳虹/攝 來源丨金東區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