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汽車品牌只要傍上華為,往往很快就能混得風生水起,無論是鴻蒙智行的問界、智界,還是引用HI模式的阿維塔、嵐圖,近年都拿出了比較亮眼的銷量成績。不過,在北汽集團身上,錯失了幾次關鍵時機,到目前為止似乎尚未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據相關數據顯示,鴻蒙智行今年4月銷量達到27555輛,1-4月累計銷量則為106973輛。其中,問界占了整體銷量的大頭,4月銷量為2056輛,1-4月累計銷量則為66588輛,而智界的銷量則僅次于問界,4月銷量為5657輛,1-4月累計銷量38174輛。享界今年4月銷量為1338輛,1-4月累計銷量3354輛。
與華為的深度合作,實際上最初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采用HI模式,另一種是智選車模式。當年的北汽,選擇了HI模式,而賽力斯則選擇了智選車模式。幾年后過去了,結果和差距也很明顯,如果當年的北汽選擇的是智選車模式,結果又會怎么樣?
值得一提,北汽集團是目前業內同時采用華為HI模式和智選車模式的企業,大好的機會簡直像送到嘴邊一樣。然而,從目前形勢來看,北汽集團顯然并沒有充分把握住這些讓業界羨慕的機會。
同樣的合作伙伴,同樣的模式,甚至還有其他友商所不具備的“雙線程”,北汽集團為什么依然表現平平?由于都用上“高端智能化”的標簽,可能導致消費者對極狐和享界品牌的認知較為模糊。
當然,這層因素對北汽集團的影響其實也是次要,最關鍵的還是戰略方面以及時機的問題。無論是HI模式,還是智選車模式,研發、生產和營銷資源等各方各面都需要大量投入資源,而兩種模式同時采用,反而難以做到集中力量。而且,這兩種合作模式采用不一樣的機制,無論是協調的效率還是決策的效率都將受到明顯的影響。
從北汽集團的立場來看,或許出于保守的考慮,才會出現這種“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想法。但在內卷日漸激烈的市場大環境之下,那些對市場變化十分敏銳的車企,如今已紛紛開始采取戰略收縮的策略,通過內部整合實現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北汽集團也有理由采取同類的措施。據北汽集團公布的2024年財報顯示,其全年凈利潤僅為9.56億元,同比大幅度下降68.5%,新能源業務虧損更是擴大至44.42億元。
近期有消息傳出,部分“國字號”車企在相關部門的牽頭之下,正謀劃一輪具有戰略性意義的整合,北汽集團預計也包含其中,甚至有傳聞透露,北汽與一汽很可能將實現整合。當然,相關信息目前還尚未得到確認,假如情況屬實,北汽集團實現轉型突破的機會又再增加一個,至于能不能把握住,還得看北汽集團的能耐。
汽車網評:面對一次又一次黃金機會,在資源、技術、營銷等多個方面均具備優勢的情況之下,北汽集團雖不能說完全抓不住,但顯然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當中的原因值得北汽集團深思考。不過,北汽集團目前還未到最糟糕的境地,只要腳踏實地,推進變革的進程,仍有逆轉的余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