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車產業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
作者:Wallace、毓肥
5 月 20 日,長城魏牌在上海直營門店舉辦「特別活動日」。魏建軍在活動上,回憶起了長城魏牌(WEY)初創時的高光時刻。
「2017 年,我們用 9 個月賣出了 10 萬輛新車,出道即巔峰」。
時間回到 2016 年,以長城魏牌(WEY)和吉利領克為代表,中國車企正掀起一股「進軍高端豪華」的熱潮。憑借不俗的銷量,長城魏牌在短時間內,便打響了名堂。
但魏建軍話鋒一轉,表示后來魏牌的銷量出現了波動,用戶口碑也反反復復。
魏牌是上一個十年中國車企以自身技術沖向高端的代表車企之一,但在智能和電動領銜的新十年,魏牌還沒有徹底證明自己。
時間在流逝,魏建軍和魏牌的緊迫感,也在今天的發布會中流露。
魏牌的決戰如何打響?下面聊聊。
從「直營」再出發
車主社交時代,直營的意義在于連接。
魏牌堅持直營首先有助于達成他們的「三個統一」,但背后更深層次的連接與社群,也就是如何讓用戶在直營服務過程中建立與魏牌的認知,與認可,最后再到文化與圈層,這是直營的下一個起點。
自 2024 年起,魏牌開始興建直營渠道網絡。至今,十個月過去,魏牌直營門店已經覆蓋全國 110 個城市,數量達 430 家。到今年年底,數量會進一步增加至 600 家以上,覆蓋全國 200 個城市。
魏牌 CEO 馮復之表示,魏牌直營渠道將做到「三個統一」:統一的服務流程,統一的價格體系,統一的品牌形象。
在消費者角度,毫無疑問,通過直營門店他們將能對魏牌的品牌有更清晰、準確的認知,而有具體的需求時,也能得到更快速的響應。
「9 小時提車」的故事被馮復之再一次提及。簡單來說,一位客戶著急提車,最終北京直營門店快速調動資源,在 9 小時內完成車輛運送、到店、上牌的一系列工作,最后將車輛交到客戶手中。
類似的亮點案例很好地說明了直營渠道的先進性,但風險的一面是,建設直營渠道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是遠比經銷商合作渠道更重的資產。
最終魏牌還是決定全力建設自營渠道,魏建軍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干直營是沒有辦法」。
「跟用戶的觸點,還有品牌建設,都需要長期主義,而不是短期地,將價格定低就能做到。」這種長周期、高成本的投入,交由經銷商執行不太現實;而從了解用戶需求的角度來看,這種工作,也不應該「假手于人」。
「我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要做一個真正懂用戶的品牌,讓用戶看得見、找得到、靠得住。」從直營再出發,是魏牌重新煥發活力的重要一步,更是基礎中的基礎。
技術開路,訴求滿足
打好地基后,魏牌的視角便來到具體的產品層面。
聽懂用戶需求
高端的需求,一個是獨特性,另一個是體驗感,比的不再是「有沒有」,而是「必須有,而且好」。
而魏牌對于高端的答案,是「用戶認可的好」。
馮復之介紹,全新藍山換新款的三個主要配色,竟是來自小紅書上用戶的建議,「配色命名更貼近自然」;座艙內對材質用料、氣味等細節的關注,也來自于用戶需求的理解。
而針對安全、智能化等層面的提升,則是響應「大眾需求」——這是在如今的競爭環境中,一輛中高端新能源車不可或缺的能力。
魏牌表示,全新藍山煥新款的高強度鋼比例為 81%,車頂可承受 13 噸的壓力;激光雷達和全場景 NOA 能力均全系標配,現可處理環島、停車場閘機等復雜場景。
售價方面,全新藍山煥新款共有 3 個版本、2 個價格:全新藍山 Max 29.98 萬元;全新藍山 Ultra 32.68 萬元;全新藍山Ultra 黑武士 32.68 萬元。
這樣的定位和價格,為后面的高端化思考埋下了伏筆。
堅持技術主線
如果說「聽懂用戶需求」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導魏牌團隊修改產品細節,那么對核心技術的堅持,則指導著魏牌產品的未來發展軌跡。
在發布會的「One More Thing」環節,魏建軍發布了長城的下一代平臺「全動力 智能超級平臺」。據了解,基于該平臺打造的產品,在今年內就會由魏牌首發亮相。
如電動星球蟹老板總結的那樣,長城的這套平臺,觀感上和今年以來討論頗多的「超級電混」技術體系比較類似。
比如說,長城「全動力 智能超級平臺」將純電續航推高至 400km,配合 800V 架構、6C 的充電倍率,號稱「5 分鐘充電 200km」。
作為對比,理想 L7 的純電續航里程為 225km/286km,騰勢(參數丨圖片) N9 為 202km,問界 M8 相對較長,在 201km 到 310km 之間。換言之,基于「全動力 智能超級平臺」面世的車型,純電續航的確有一定優勢。
同時,配合 2.0T 的發動機,基于新平臺打造的車型能實現較長的綜合續航和較好的饋電加速能力。魏建軍透露,這套系統滿電零百加速 4.4 秒,饋電情況下,也僅是略慢至 4.7 秒。
平臺的亮點還包括「ASL 整車智能體」,和會在輔助駕駛體系中引入 VLA 大模型。
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魏建軍強調,這是一個兼容五大動力形式的平臺,分別是燃油、插電混動、混動、純電和氫能——都已經兼容五大動力了,但魏建軍還是堅持不做增程。
他解釋,一個平臺擁有如此「靈活性」,能兼容這么多的動力是處于全球布局的考慮。可想而知,未來長城會基于這個平臺打造更多的全球車,靈活支持多種動力,也讓長城的海外車型具備更強的適應性。
長城在 2024 年的財報中提及,目前銷售網絡已經覆蓋 170+ 的國家和地區,全球用戶數超 1400 萬。魏建軍表示,長城已經是「國際公司」,而距離成為「全球公司」,只差進軍北美市場。
所以,為了服務如此龐大的國際市場,長城很有必要在產品上展現更強的兼容性,畢竟有些地方插混增速更快,而有些地區,還是以燃油車為主。
不過就目前的參數來看,長城的「全動力 智能超級平臺」在插混動力下才能發揮出全部的優勢,并憑借更突出的「電氣」部分性能,在插混等賽道中取得領先。
接受采訪時魏建軍表示,「長城這家車企非常簡單,沒那么多彎彎繞繞,是一家技術驅動的公司。」鋪好渠道、也有了產品力作為支撐,長城沖擊高端既是無后顧之憂,更是沒了任何借口。
魏牌九年,初心如何延續?
「高端」是魏牌的使命,也算是「初心」——畢竟成立之初,就以高端品牌示人。
魏建軍認為,所謂「真正的高端品牌」至少要滿足三個特征,分別是「不虧錢」「要有量」和「有調性」。不說其他,就是第一個特征「不虧錢」,就足以卡死絕大部分自主車企。
也基于這樣的思考,魏建軍認識到「利潤」對高端品牌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兩個例子。
當年歐拉的某款車型銷量出眾,月銷破 2 萬,但賣一輛虧一輛,最后只能停掉;魏牌藍山會堅定地守住價格底線,不讓價格掉到 20 萬元以下。
當然,來到「高端化」的討論,魏牌本身仍有不足。比如說「量」,也比如說「調性」——尤其是后者,魏建軍承認,長城在技術上有不少積累,也可以做出「高端產品」,但「調性」的打造,他們過去并不擅長。
如此看來,建設直營渠道、加強和用戶的溝通,只是長城「補課」打造品牌調性的一部分課程。
最后,魏建軍強調了「技術」在沖擊高端過程中的重要性。
「我們的高端化都是以技術來支撐」,魏建軍清楚地知道,技術層面的領先和優勢,才是魏牌沖擊高端的根本。
在過去,長城的手里的底牌是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三大件」。而來到新能源時代、來到魏牌上,長城的技術底牌則變成了「全動力 智能超級平臺」「Coffee OS」等電動化、智能化技術體系。
長城必須在上述領域拿出更具說服力的產品優勢,才能稱得上是「技術領先」。基于「全動力 智能超級平臺」打造的新車,將會是檢驗長城技術體系的一次大考。
回到 2016 年 11 月 18 日廣州車展,魏建軍拿出了第一個以創始人姓氏命名的中國汽車品牌。
這在西方汽車世界很常見,但在彼時處于稚嫩成長期的中國汽車業界,屬于破天荒。魏建軍認為中國人的姓氏,應該是蘊含著榮耀積淀、時代傳承的符號,以自己的姓氏命名一家汽車品牌,是他與長城的責任和自信。
九年過去,魏牌走過高光和波折,也走過了純汽油與新能源時代。
智能電動會是新十年的主旋律,魏牌也即將迎來第十個年頭。新造車的洶涌讓魏建軍的危機意識充分展現,而魏牌需要在舞臺上擁有更多聲量。
創業永遠不進則退,這會是魏牌最關鍵,也可能是最后的決戰機會。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