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20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協同推進 “人工智能 +” 行動,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加大支持力度,全力推進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全社會初步形成共推 “人工智能 +” 的良好氛圍。
一是重點行業規模化應用進程明顯加速。人工智能技術在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關鍵領域得到廣泛而深入的應用。在制造業中,人工智能驅動的自動化生產線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服務業中,智能客服系統和智能推薦算法提升了客戶體驗,優化了運營流程。而農業領域,智能監測設備和數據分析工具則幫助農民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二是 “人工智能 +” 降本增效作用逐步顯現。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的深入,企業和機構在生產、運營和管理等各個環節中,都感受到了明顯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例如,智能倉儲管理系統能夠優化庫存管理,減少倉儲空間的浪費;人工智能驅動的能源管理系統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能源消耗,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
三是因地制宜探索特色示范應用。不同地區根據自身的產業特點和資源優勢,積極探索適合本地的 “人工智能 +” 應用模式。在科技發達的地區,重點發展人工智能芯片、算法研發等高端產業;在制造業基礎雄厚的地區,推動人工智能與傳統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實現產業升級;在農業資源豐富的地區,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農業生產的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農業示范項目。
四是人工智能終端新產品新場景競相涌現。智能手機領域,輕量化部署國產大模型成為新趨勢,不僅拓展了手機的功能,還提升了用戶體驗。同時,AI 眼鏡等智能穿戴產品也不斷涌現,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交互方式和應用場景。這些新產品和新場景的出現,進一步豐富了人工智能終端產業的生態,為產業規模的擴大注入了新的動力。
綜上所述,國家發改委對人工智能終端產業的發展持積極樂觀態度,預計該產業規模將迎來 “排浪式” 增長。這一增長態勢不僅反映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市場需求的旺盛,也體現了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引導。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場景的持續拓展,人工智能終端產業有望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