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最近,一場關于“230萬耳環”揭開的“家世謎云”掀起了驚濤駭浪。
這不,各大新聞爭相報道,真是丟人丟出天際。
本是一段快樂的“成人禮”時光,現在卻成了“人生至暗時刻”。
父親“公務員”身份被扒,“經商”8年賺來億萬資產。
越扒越離譜,這次“吃瓜群眾”算是“吃瓜吃爽了”!
那么,這場關于230萬耳環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其父辟謠的背后又蘊含著怎樣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230萬耳環“牽扯”出的驚天大瓜
2025年5月11日,黃楊鈿甜在個人社交賬號發布的幾張“成人禮”照片,掀起了輿論的驚濤駭浪。
本是她此生最具“快樂記憶”的時刻,現在卻成了她人生的“至暗時刻”。
照片發布的那一瞬間,一場關于“18歲女孩戴230萬耳環”的“紛爭”就此開始。
黃楊鈿甜的身世、父母、弟弟,以及經紀公司等全部的秘密都袒露在了公眾的面前。
剛開始,大家在發現黃楊鈿甜戴的耳環是某奢侈品大牌,價值230萬時。
矛頭對準的并不是她的家庭,而是她這個人本身。
當時網友們在評論區說的都是關于,黃楊鈿甜背后是否有資本支撐這一系列的話題。
所以,這件事并不是鬧得非常大,畢竟這樣的事情在娛樂圈時有發生。
可是,不知黃楊鈿甜是怎么想的,自顧自地開始辟謠。
在社交平臺稱這個耳環不是自己的,而是從媽媽那里隨便翻找的。
這可好,一下子將自己身上所有的嫌隙成功甩到了她的父母身上。
畢竟能從媽媽那里找到這樣價值不菲的項鏈,家里的經濟條件一定不容小覷。
很多常年把自己當作是“福爾摩斯”的網友,就開始對黃楊鈿甜的家世展開調查。
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屬實是把公眾嚇一跳。
調查發現,這黃楊鈿甜的父親竟然是一位“公務員”,現在已經離職8年。
在他還在公務員崗位的時候,所處部門正是雅安市投資促進局下屬的投資促進服務中心。
這一點線索,讓很多四川雅安當地的網友產生非常大的質疑。
網友透露,雅安當時地震的時候,政府口口聲聲說會撥款給老百姓蓋房子,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
這一句話,瞬間引爆了黃楊鈿甜父親公職在身期間“貪污”的話題。
但是,這一點卻得到了黃楊鈿甜父親楊偉的“矢口否認”。
并且,黃楊鈿甜父親楊偉還在社交平臺中發文進行辟謠,稱230萬天價耳環實際上為“假貨”。
他還將自己從考上公務員開始之后的所有工作列舉了出來。
甚至,楊偉還稱網友所扒出的關于雅安災后重建負責工作與自己無關,只是同名同姓。
最后還說,歡迎各級執法部門調查取證。
緊接著,楊偉以前公職在身的所處單位,發文承認他所講述與實際“大致相同”。
一套操作行云流水,看似完美無瑕,實際卻漏洞百出,網友直接揪出楊偉謊言。
“謊言”被拆穿,丟人丟到了外面
楊偉說自己和雅安災后重建工作無關,只是同名同姓。
但是,名字一樣,電話號碼還相同,網友直接揭穿了他密謀已久的謊言。
網友們根據“雅安市經濟合作外事局”所發布的“政府信息公開”中發現了一份“滎經縣云峰山4A級景區開發項目”的項目書,其中包含負責人的名字和電話。
名字與黃楊鈿甜父親楊偉名字一樣,網友們又拿著電話號碼前去查證。
在企查查中搜索電話號碼,明晃晃地出現了黃楊鈿甜父親現在所經營的企業。
為了證實事件的真實性,網友用這個電話號碼去某支付平臺搜索用戶。
這一搜直接出現了一個頭像是“黃楊鈿甜和其妻子”的人。
如果真的按照楊偉在聲明中所說的只是“同名同姓”,那這相同的電話號碼又代表著什么呢?
名字可以一樣,但是電話號碼再一樣,很明顯就是黃楊鈿甜父親楊偉在撒謊。
謊言被揭穿,各大媒體開始爭相報道,港媒、外媒也是如此。
《星島日報》甚至直接將此事當作標題去寫,屬實是丟人丟到家了。
現在,這件事連外媒都在爭相報道,可能全世界都要知道這件事了。
此次事件影響惡劣,雅安市紀檢委已對這件事展開詳細的調查。
要是真的查出來有點什么,黃楊鈿甜本人和其家人算是永遠不得翻身了。
說不定,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結語
不管怎樣,這件事是否存在隱瞞、欺詐還要等具體調查結果出來。
大家不信謠、不傳謠,緊盯官方報道就好!
你對這件事情有什么樣的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