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
本文已獲得授權
察覺到不易察覺之處的設計
——日站君
看似普通的兒童戶外玩具設計:蹦床、秋千、搖搖木馬,居然斬獲了2024年GOOD DESIGN AWARD全場最終設計大獎!
這個名為“RESILIENCE PLAYGROUND”的獲獎作品,其中究竟有什么樣的巧思?
先別著急,請大家先設想一個畫面,如果有一個身患重癥或者殘疾的孩子,你腦中是否是他臥床休息,或者在室內坐在輪椅上的場景?
然后,請大家再思考,如果這些孩子想要在戶外與普通的孩子一起玩,你會如何考慮?
帶著這兩個問題,讓我們看看設計師是如何用全新的玩具設計,顛覆了我們對于重癥兒童與殘障兒童“先入為主”的思維!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
· 戶外玩具的設計 ·
本次獲獎的作品為系列的第一彈,其中共有三個種類,分別是“YURAGI”“KOMORI”“UKABI”。
它們分別對應著蹦床、秋千、搖搖木馬的主要功能,設計的十分簡潔。而在它們背后,則有著更深度的開發故事。
在現在的醫療體制中,我們通常會認為“身患疾病的兒童應該好好靜養”“他們不適合外出”“他們需要被大人看護”—— 事實雖是如此,但是所帶來的蝴蝶效應,往往會被我們忽視。
長久的居家療養,帶來的是與社會的長時間隔絕。尤其是同齡人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社交,這導致了身患疾病且體質柔弱的孩子,相對來說更加孤僻、敏感。
更甚至于,他們接收信息、學習知識的速度更慢,乃至痊愈之后,也將會深刻的影響孩子的未來生活。
人人皆有“玩心”,而研究如何讓特殊群體正常的“玩”這個問題,成為了設計的開端。
獲獎設計公司 JAKUETS的設計師們敏銳的發現,現在公園和游樂場內的秋千、蹺蹺板、爬架、滑梯等器具,多數沒有考慮到身患疾病的孩子的使用需求。
作為自1916年開始研發兒童戶外用品的老鋪,他們展開了自己的調查實驗。
然而,設計師們隨后察覺到,針對殘障及身患特殊疾病的孩子設計的玩具并非沒有,但其中卻有著更加復雜的底層矛盾。
普通與特殊兒童群體,由于區別設計而被完全切割,而對于孩子來說,朋友就是朋友,他們不會因為對方身患疾病就遠離彼此。
因此,對于孩子來說,最適合的玩具并非將他們區別開來,而是能夠讓他們一起玩耍,平等的獲得同樣的快樂。
設計研發的方向,就此決定。
設計與開發的深度故事
· 進行投石問路的設計 ·
要讓所有孩子能夠平等的游玩,首先要考慮病癥最嚴重的那一批孩子的情況。
設計師發現,病患兒童的家長通常會對某種情況做基本的判斷,比如“玩這些東西是不安全的”“這樣的事情我家孩子是做不到的”。
他們似乎捕捉到了解決問題的蛛絲馬跡。
通過大量的實驗及試作,用不同的材料進行不斷驗證,最終三款戶外玩具作為第一彈被順利的開發了出來,皆是從身患重疾的兒童群體出發進行考量,并于2022年開始投入了應用。
· 戶外玩具的細節設計 ·
它們都有著共通的設計標準,包括不在表面使用網狀等引起疼痛的設計,不使用大量顏色以避免刺激等原則。
其中,UKABI將傳統的搖搖木馬改良,使用懸浮的飛碟式結構替代了騎乘式的馬身。
它的設計靈感,來源于一位媽媽曾經的只言片語: “希望能有一天 能和自己身患疾病的孩子,一起 正常的 在大海 里 玩 樂。 ”
設計師通過改良坐感和周圍的抓感,如同在海中浮游一般,讓兒童能夠合理的鍛煉自己的平衡能力和手腳協調能力,也保證了兩人同乘的穩固性。
而對于身患疾病無法進行跨坐動作的兒童,也能夠安全、有效的使用,并得到身體協調性的鍛煉。
將秋千改造為懸浮的球體,這就是全新的KOMORI秋千。
它的設計解決了由于小腦發育導致身體協調感失衡的難關,為這類兒童群體打造出了可以舒適玩樂的秋千。
同時,圓形的罩子也避免了身患觸覺敏感疾病的孩子接觸冰冷的鐵索以及強光、周圍景色大幅度變化導致的視覺不適。
而YURAGI的設計功能,最重要的一點即是實現正常的孩子與身患疾病的孩子不再被隔絕。
柔軟有彈性的表面設計出微微的曲線,適合兒童做出滾動、攀爬、跳躍等動作,鍛煉孩子們的平衡能力
開放的造型也適合監護人在旁邊進行保護與輔助。
第一彈作品便收獲了大量的好評,而這只是剛剛開始,持續的用戶反饋帶來更多靈感,因此便能夠開發出更多面向所有群體的作品。
這也使RESILIENCE PLAYGROUND項目成為了一項真正可持續、能夠不斷進化的設計。
打破先入為主的觀念
也許大家已經能夠感受到設計師們的初心,RESILIENCE PLAYGROUND并不只是單純打造一系列滿足平等標準的玩具,更重要的其實是“打破先入為主的觀念”。
生病的孩子要受到特殊的關照。
必須為特殊群體打造出特別的設計。
我們需要更多關注弱勢群體的使用感受。
這些乍看之下完全正確的說法,在底層卻往往會忽視一個問題邏輯,那就是:特別的設計,更有可能成為一種限制與枷鎖。
大人們先入為主的縮小了孩子的可能性,而實際上孩子的所求,可能并非大人所見。 JAKUETS的設計師們,則通過這組玩具,為固有的觀念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我帶著KOMORI來到設置現場,看到兩位大人和孩子一起玩的景象,孩子臉上發自內心的笑容,讓我們所有人都非常震撼。”
無數的家長,甚至是設計師自己在孩子露出笑容的那一刻,才終于認識到一件事:我們究竟要帶給孩子什么。
JAKUETS的設計方向,確實找對了。
今天,針對殘障人群、病弱群體的設計數不勝數。有句話說得好,判斷一個社會文明與否,并非看強者有多強,而要看對弱者有多善良。
同時,為了特殊群體所做的設計,并非單純要把特殊群體保護起來,在保護的設計底層更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讓特殊群體與整個社會“失聯”。
JAKUETS的設計通過小小的戶外玩具,在不易被大眾關注的領域揭示出深層的設計邏輯,回歸大道至簡。
奪得大獎,實至名歸。
圖片來源:playdesign-lab.com
本文版權歸日本設計小站所有。
若發現違規轉載、洗稿等行為,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 End -
內容合作:微信chenran58,
|免責聲明|
本文轉載自:日本設計小站
尊重知識產權,版權歸原創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創,否則均為轉載或出自網絡整理, 如發現內容涉及言論、版權問題時,煩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做刪除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