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老頑童周伯通,相信很多讀者都不會陌生。
在《射雕英雄傳》里,周伯通嶄露頭角,他的純真善良、他那極愛捉弄別人的特征,都讓讀者們?nèi)炭〔蛔 5搅恕渡竦駛b侶》中,生性樂觀、無憂無慮的周伯通挖茯苓、吃蜂蜜,頭發(fā)胡子竟由白轉(zhuǎn)黑。在書中的末尾,周伯通還在華山之巔被推選為神雕五絕之首。
到了百年之后的倚天時代,金庸再也沒有提及周伯通。不過有意思的是,周伯通死后的第一百年,左右互搏之術(shù)突然出現(xiàn)在少林寺。
一、左右互搏之術(shù)
當(dāng)年周伯通為了拿回被騙走的《九陰真經(jīng)》,曾孤身闖入桃花島與黃藥師大打出手。那時候的周伯通怎么會是黃藥師的對手?幸虧周伯通是個武癡,他通過數(shù)年的鉆研,竟創(chuàng)出了一門神功喚作左右互搏之術(shù)。
左右互搏之術(shù)的本質(zhì)是一心二用,能夠兩手同時做不同的事情,在金庸武俠體系中是一門非常精妙的武學(xué),其對于人物本身的戰(zhàn)斗力加成堪稱臺階性。
因此周伯通練成此門神功后,左手右手能同時使出不同招數(shù),就此讓周伯通躋身頂流高手之列,東邪黃藥師再也無法徹底碾壓他。
而郭靖從周伯通那練成左右互搏之術(shù)后,他左手可以施展以柔克剛的空明拳,右手則能打出剛猛至極的降龍十八掌。這些陰陽互濟(jì)的武功一同施展,試問對手如何抵擋得住?
此外,神雕女主小龍女也從周伯通那里學(xué)會了左右互搏之術(shù)。在重陽宮一役里,左手使全真劍法、右手使玉女劍法的小龍女將招式施展得滴水不漏,僅僅花了三十招,就將不可一世的金輪法王刺得渾身是血。
實(shí)際上,倚天時代還有一位高手同樣施展了左右互搏之術(shù),此人正是少林三渡中的渡難。
原著里是這么寫的,原來渡難還他這一掌,乃是少林七十二絕藝中之一的‘須彌山掌’。這門掌力極難練成,那是不必說了,縱然練成了,每次出掌,也須坐馬運(yùn)氣,凝神良久,始能將內(nèi)勁聚于丹田,哪知渡難要出掌便出掌,一動念間就將‘須彌山掌’拍了出來,跟著黑索一抖,又向楊逍撲擊而至。渡難以“須彌山掌”與殷天正對掌,黑索上的勁力便弱了一大半。他以巧補(bǔ)弱,使得黑索滾動飛舞,宛若靈蛇亂顫,楊逍的兩根圣火令也變化無窮。
這里寫得很清楚了,渡難禪師一只手專使須彌山掌,另一只手則使用黑索上的武功與楊逍拆招。須彌山掌是一門雄渾剛猛的掌法,黑索鞭法則是陰柔多變,二門武功不但招式截然不同,所運(yùn)用的力道、竅門也大相徑庭,這正是周伯通所創(chuàng)的‘左右互搏之術(shù)’。
看到這里不免覺得奇怪,周伯通自創(chuàng)的左右互搏之術(shù)天下無雙,可為何會突然出現(xiàn)在少林寺?
二、金庸武俠世界觀
提及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談一談金庸的武俠世界觀。眾所周知,《倚天屠龍記》是《神雕俠侶》的后續(xù)之作,都屬于《射雕三部曲》。
因此我們可以認(rèn)為周伯通雖然壽終正寢,但他的左右互搏之術(shù)卻傳了一代又一代,最后陰差陽錯之下傳給了少林高僧渡難。
無獨(dú)有偶,認(rèn)真看過《倚天屠龍記》的讀者還會發(fā)現(xiàn),黃藥師獨(dú)創(chuàng)的彈指神通居然被光明左使楊逍練成。
那這一百年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這才讓少林渡難練成了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之術(shù)?
三、百年回憶
在《神雕俠侶》的末尾,楊過帶著小龍女與群雄作揖告別,就此退出了這個紛紛擾擾的江湖。
隨著楊過、小龍女緩緩走下華山,這一部精彩絕倫、跌宕起伏的武俠巨作就這樣落下了劇終的帷幕。
在《倚天屠龍記》的開篇,金庸以19歲的郭襄作為第一視角,講述她如何追尋楊過、如何邂逅覺遠(yuǎn)大師和張三豐。
只是到了《倚天屠龍記》的第三回,金庸突然大筆一揮,用一句“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就將郭襄匆匆寫死,筆下的江湖也跳過了百年的時間,來到了戰(zhàn)火紛飛、動蕩不安的元朝末年。
原來,襄陽城破后,郭靖帶著黃蓉、郭破虜一同戰(zhàn)死沙場。蒙古士兵在忽必烈的指揮下繼續(xù)挺進(jìn),最后侵占了整個中原,建立了元朝,南宋就此滅亡。
盡管南宋滅亡,中原被蒙古鐵騎踐踏,但各門各派的武功還是繼續(xù)傳承了下去。前面提及,小龍女練成了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之術(shù),后來小龍女嫁給了楊過為妻。
多年后,郭襄潛過了古墓的那條水道,來到了古墓深處,可依舊沒有找到楊過的蹤影。楊過去了哪里?他多半帶著小龍女浪跡天涯,這才讓郭襄踏破鐵鞋無覓處。
可以預(yù)見的是,楊過帶著小龍女東游西蕩,一日來到了少室山,見到了摯友無色禪師。當(dāng)年郭襄過生日時,無色禪師在郭襄十六歲生辰前夕受楊過之邀,特命江湖怪客人廚子前往襄陽為郭襄送上一對寺中特制的鐵羅漢賀壽。
如今摯友相見,楊過與無色禪師必是相談甚歡。在談及武功時,楊過忽地想到了小龍女練成的左右互搏之術(shù)。
無色禪師乃少林羅漢堂首座,武學(xué)天賦極高,他只是簡單地聽了小龍女的介紹,便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練成這門高深莫測的神功。
數(shù)年后,身為前輩的無色禪師見渡難心如止水,是修習(xí)左右互搏之術(shù)的好苗子,于是將左右互搏之術(shù)傳給了渡難。
這樣一來,左右互搏之術(shù)為何會突然出現(xiàn)在少林寺,就有了一個較為合理的解釋。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