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零跑汽車發布今年第一季度財報,多項核心指標刷新歷史記錄,其中營收入破百億元大關,達100.2億元,同比增長187.1%,毛利率達14.9%,創下歷史新高。這一成績單不僅標志著零跑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價格戰中實現逆勢突圍,更表明其通過全域自研與戰略協同構建的獨特競爭力。
8.7萬輛交付背后的結構性突破
一季度8.76萬輛的銷量數據背后,其實是零跑對市場需求的精準定位。如C10作為品牌首款交付破10萬輛的車型,憑借“12萬級SUV標配激光雷達”的顛覆性定位,一下抓住家庭用戶的“胃口”。
另外,全新B平臺首款車型B10上市即上量,48小時訂單破3萬臺,70%用戶選擇激光雷達智駕版,也印證了市場對“智能平權”理念認可。
國內熱銷,海外市場增長同樣亮眼,一季度出口13632臺,同比增長超200%,在歐洲14國建立400家銷售網點,T03以15995英鎊售價獲評英國“最具性價比電動車”。這種“國內高端化+海外惠普化”的雙線策略,讓零跑在10-20萬元主流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毛利率飆升的背后
14.9%的毛利率,是零跑“全域自研+戰略合作”的雙重紅利。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比例達60%,三電系統成本較行業平均低18%,LEAP3.5 架構通過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實現算力資源復用與硬件成本降低 30%-40%。
另外,與 Stellantis 的戰略合作更帶來直接效益:一季度確認技術服務費 3 億元,讓毛利率高達 60%-70%,直接拉動整體毛利率提升 2.3 個百分點。
在成本控制更是精細化,CTC2.0 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使電池包體積減少17.5%,續航提升6%,同時兼容800V超充;自研 8295 芯片智能座艙響應速度較上一代提升40%,成本卻降低25%。
從性價比標桿邁向技術輸出者
零跑的野心遠不止于銷量增長。2025年,其研發投入聚焦智能化與全球化兩大主線:接入 Deepseek R1大模型的智能座艙將實現 “千人千面” 交互,自研端到端智駕系統計劃下半年推出城市記憶通勤功能,2026年上半年落地城市NOA。
與 Stellantis的合作進入深化階段,馬來西亞C10本地化組裝項目年底啟動,歐洲工廠 2026年投產后,整車成本將再降15%。
邁向技術輸出者的第一步,零跑向 Stellantis 供應 LEAP3.0架構核心零部件,成為首家反向賦能國際車企的中國新能源品牌。這種 “軟硬兼顧”的作用,標志著零跑從產品供應商向技術解決方案商的轉型。正如創始人朱江明所言:“全域自研的終極目標,是讓中國汽車技術定義全球標準。”
汽車網評:
零跑的崛起,打破了 “新勢力必虧損” 的行業定律。以全域自研構建技術護城河,用戰略合作放大規模效應,通過 “硬件開源 + 軟件增值” 重構商業模式。零跑正在證明: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價值,不僅在于價格優勢,更在于技術普惠的勇氣與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