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備受外界關注的小米YU7來了!
5月22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小米汽車第二款車型——小米YU7正式發布。“小米YU7和特斯拉Model Y一樣,共推出3個不同版本車型,標準版車型續航為835公里。”小米創始人、董事長雷軍表示,小米YU7將于7月正式上市發布。發布會上,小米公司并未公布價格,也未開啟小定。
對于外界喊出的小米YU7定價為19.9萬元,雷軍在發布會上回應稱:“不要這么想,不可能的,對標Model Y的配置,沒有三十幾萬絕對下不了臺的。”
此外,雷軍稱,截至目前,小米SU7系列上市一年零兩個月累計交付超25.8萬輛汽車,4月份交付了2.8萬輛,成為20萬元級別以上所有車型的銷量冠軍。
雷軍表示,總結小米過去五年成功經驗,最重要的原因是堅持技術為本。“五年前,小米曾宣布投入1000億元,預計五年研發投入為1020億元,其中2025年預計達300億元。”雷軍稱,未來五年,小米決定在核心技術的研發上再投入2000億元。
當晚,“小米發布會”“小米未來五年研發再投入2000億元”“小米YU7”“雷軍:小米YU7沒有三十幾萬下不了臺”等多個話題相繼沖上熱搜。
小米YU7全系標配激光雷達
雷軍未過多介紹輔助駕駛
小米YU7中文名為“小米御7”,寓意“陸地戰車,御風而行”。據雷軍介紹,小米YU7長寬高分別為4999/1996/1608(1600)mm,軸距達到3000mm,定位為中大型純電SUV。
“小米YU7與小米SU7一脈相承,我們做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設計。小米YU7是我們為先進時代精英潛心打造的先進SUV。”雷軍稱,小米YU7有著極為鮮明的特點,既有優雅造型和高性能,還提供了豪華感和空間的舒適性,同時還有先進的智能科技。
據雷軍介紹,新車共有三種動力版本,分別為單電機后驅、雙電機四驅、雙電機高性能四驅。其中,單電機后驅版本裝載96.3kWh磷酸鐵鋰電池,CLTC純電續航達835km。兩款四驅版則分別采用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CLTC純電續航達770km。
在車輛配色方面,小米YU7共有寶石綠、鈦金屬色、寒武巖灰等顏色供用戶選擇。內飾方面,小米YU7配置了一套全新視覺交互系統——小米天際屏全景顯示HyperVision。
動力配置上,小米YU7采用純電驅動,提供單/雙電機可選,百公里加速可達3.23秒。其中,雙電機四驅版車型的前后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220kW和288kW,綜合功率達到508kW(691馬力),最高車速可達253km/h;單電機后驅車型的最大功率為235kW,最高車速為240km/h。
與此前“金句”頻出的演講風格不同,雷軍此次介紹新車時用詞較為“克制”。例如,當講到座椅時,雷軍表示新車配置了堪比豪車的電動座椅,他還特意強調:“這里就不和哪一款豪車比了。”
特別是在輔助駕駛方面,雷軍并未用過多篇幅展開講解,只是介紹了這套系統搭載的硬件配置,講解中并未涉及軟件系統,同時也沒有提及輔助駕駛可實現的具體功能。
在輔助駕駛方面,雷軍表示,小米YU7搭載英偉達Thor芯片,具備700 TOPS算力。同時,該車還搭載了探測距離達到200米的激光雷達、1個4D毫米波雷達、11個高清攝像頭和12個超聲波雷達。與小米SU7不同的是,小米YU7將全系標配小米汽車的端到端輔助駕駛功能,且搭載激光雷達。
車企智駕宣傳“降溫”了?
實際上,自4月以來,小米汽車關于“智能駕駛”的營銷就開始降溫。整個4月,小米汽車在官方微博中只提及了兩次“智駕/智能駕駛”。相比之下,僅3月份,小米汽車的官方微博中,就有6條提到“智能駕駛”。
5月初,有網友發現,小米汽車的宣傳物料上,其智能駕駛功能已更改了宣傳術語,將原有的“智駕”更改為“輔助駕駛”。另外,“代客泊車”功能的介紹也被修改為“代客泊車輔助”。小米汽車官方回應媒體稱,此舉為響應國家號召,順應汽車行業駕駛自動化分級標準。
不只是小米,今年上海車展以來,眾多車企在宣傳智能輔助駕駛功能上的措辭都非常克制,此前火熱的“全民智駕”“智駕平權”等營銷詞匯幾乎沒有再在公開場合出現過。例如,理想、蔚來、鴻蒙智行等多家品牌紛紛調整了相應的宣傳表述,不再使用“高階智駕”等概念,而是普遍采用“導航輔助駕駛”等說法。
智駕宣傳降溫背后,是相關部門監管政策正在收緊。
今年4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發布了《裝備工業一司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公告強調,汽車生產企業需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禁止夸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承擔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
工信部明確要求車企在宣傳中不得使用“自動駕駛”“自主駕駛”“智駕”“智能駕駛”“高階智駕”等容易引發誤解的名詞,必須以“智駕等級+輔助駕駛”進行描述,例如“L2級輔助駕駛”。此外,禁止使用“代客泊車”“一鍵召喚”“遠程遙控”等名詞,強調駕駛員必須全程參與控制。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監管政策收緊,智能汽車的營銷正在回歸理性,在法律法規發揮監管作用,以及企業自律的情況下,自然就回到一個理性的狀態,企業也將更加關注產品技術創新本身,汽車行業才會健康可持續發展。
欲與Model Y一較高下
小米YU7選擇進入的是比轎車市場競爭更為激烈的SUV市場,且直接瞄準了特斯拉的ModelY來進行競爭。而雷軍在發布會前一天(5月21日)表示:“這個領域高手如林,每個都有超強的競爭力,確實競爭非常激烈。但我相信,YU7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魅力。”
5月22日,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小米YU7會是一輛很有競爭力的車,會對Model Y產生一定沖擊,但并不一定代表Model Y銷量會下降。中國SUV市場是一個高增長的市場,能容下很多新車型的入局。
在全球純電動SUV市場中,特斯拉Model Y長期位列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然而,近年來,隨著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強勢崛起,特斯拉Model Y在中國市場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
2025年1月10日,特斯拉Model Y煥新版正式登陸特斯拉中國官網,同時上線首發版車型。彼時,特斯拉方面發文稱:“盡管對比,能夠超越Model Y的,只有煥新Model Y。”不僅如此,特斯拉還發布了配文為“煥新Model Y,盡管對比”的微博。對此,雷軍第一時間回應“好的”,并直接點出了小米YU7。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YU7并不是首款正面“硬剛”Model Y的車型。已經上市的樂道L60、極氪7X、智界R7、阿維塔07、比亞迪唐L等車型均對標Model Y。今年1月,小鵬汽車在煥新Model Y發布之前更是宣稱,“小鵬G7可能是今年25萬級最具競爭力的SUV”。
事實上,不少車企高管都曾宣稱旗下產品要超過Model Y,“全面對標Model Y”幾乎是新能源汽車界屢見不鮮的宣言。“中國車企在合圍。把Model Y從占據了這么久的第一名(位置上)拉下來,這是每一個中國汽車人都希望看到的事情。”智己汽車CMO李微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也曾對記者表示,Model Y在25萬元這條價格線上形成了一個引力場。這一價格線上邊、下邊有很多非常棒的車。
不過,從已公布的銷量來看,價格在20萬元左右的國產SUV超越Model Y的目標至今未能實現。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Model Y累計銷量約8.19萬輛,形成斷層式領先;智界R7累計銷量約為2.87萬輛;樂道L60累計銷量約為1.48萬輛;極氪7X累計銷量約為1.47萬輛;阿維塔07累計銷量約為1.34萬輛。
“小米YU7上市后應該會賣得很好,但Model Y并不會受到太大沖擊。”崔東樹解釋稱,Model Y是一款具有獨特創新科技的產品,具備很強勁的市場競爭力,購買人群也更為理性。
有“黃牛”稱可代訂小米YU7
小米YU7還未發布,就被“黃牛”盯上了。5月21日,記者發現某二手交易平臺出現了大量商家發布的“代訂YU7”頁面,代搶費1000元~1.2萬元不等。
多數商家發布代訂/代購/代拍消息時均提及“F碼(小米優先購買資格碼)”“首批提車”等。“代訂的流程跟自己下單一樣,只要把個人信息和需要選擇的車輛配置、顏色給我就行。”一位代訂小米YU7的商家稱,“先鎖單,提車時間用戶確定沒問題后,再把定金轉我代付款,確認沒問題后再把代訂的費用付在平臺上付給我,費用為5000元。”
不僅如此,上述代訂商家還多次強調稱,其使用的軟件比普通用戶搶得更快,付款也更快,且一定能搶到首批名額。
還有一位代訂費2000元的商家對記者表示,其手上擁有內部員工才有的內部優惠券——2000元抵5000元的優惠券。不過,其向記者透露,首批名額已經預約完。“提前半個月,小米YU7首批交付的名額就被一些盲訂的用戶搶完了。”該商家稱。
對于上述代訂一事,記者第一時間向小米集團方面進行求證,對方回應稱:“代訂是假的,小米汽車的下單渠道只有官方通道。”小米集團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官方僅開通了YU7的預約咨詢通道,沒有開啟過盲訂。
5月22日,北京某小米汽車銷售人員也告訴記者:“別相信那些所謂的代訂,很多客戶都被騙錢了。自己就能定,別相信那些廣告,都是假的。”
5月22日午間,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也通過個人微博發文稱,“又到了各種假預訂、幫搶、售價信息傳播的時間段,請大家不要相信”。而雷軍宣布的“(小米YU7)今晚不會開啟小定”,無疑給正在被“炒”熱的“代訂圈”潑了一盆涼水。
記者|孫桐桐 劉曦 李星
編輯|||程鵬 孫磊 蓋源源
校對|趙慶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