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5月1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在白宮共同簽署了《刪除法案》,以打擊網絡上日益猖獗的AI深度偽造犯罪與“報復性色情”行為。這一幕迅速成為美國媒體熱議焦點,不僅因為法案觸及當下炙手可熱的人工智能監管議題,更因為梅拉尼婭成為首位與在任總統共同簽署法案的“第一夫人”,此舉被外界廣泛解讀為一次政治秀場與法律工具的結合操作。
表面上看,《刪除法案》的核心內容似乎具有高度道德正當性。法案規定,任何人在未獲得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發布或威脅發布真實或由AI生成的色情影像,均屬犯罪行為。同時要求各大社交媒體平臺在48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否則將面臨法律責任。特朗普在簽署后將簽字筆交給梅拉尼婭,稱“她應該在上面簽字”,并當場邀請其共同署名,以展現她對這項法案的“全力支持”。一時間,政界與輿論場都被這對“政治夫妻”合體秀所震撼。
然而,越是鋪陳儀式感,越容易引發疑問:這真的是一項為了保護公眾免受AI濫用傷害的立法努力,還是一場旨在構建特朗普式“深偽防火墻”的政治防御演練?尤其是在2024年深偽技術已逐漸進入政治傳播、輿論操控、人格污蔑的新階段時,這場突如其來的“正義出擊”,顯得意味深長。
美國媒體指出,梅拉尼婭早在今年3月便罕見出現在國會山,參與關于AI深偽犯罪的立法圓桌會議,呼吁議員嚴厲打擊相關犯罪行為。這種行為與她多年來所塑造的“反網絡欺凌”公益形象相呼應,也成為特朗普陣營打造“關心社會、關愛兒童”的新形象工程的重要部分。梅拉尼婭當天發言稱:“我們必須保護兒童免受惡意和傷害性的網絡行為侵害”,并強調AI合成色情影像正在成為青少年面臨的最大數字風險。
問題在于,特朗普本人正是社交媒體“戰術傳播”的代表人物。他長期在Truth Social、X平臺上發布大量諷刺、攻擊性圖像、視頻和語音內容,部分內容本身就含有深偽技術元素,尤其是在針對政治對手(如拜登、奧巴馬、希拉里等)時使用“合成語音”或“擬像照片”進行輿論進攻。這種現實與他現在高舉“深偽正義旗幟”的做法構成鮮明對比,甚至可以說是赤裸裸的雙標。
與此同時,法案賦予政府與平臺巨大的內容審查權力,可能將徹底改變美國長期奉行的“言論自由優先”網絡治理架構。48小時內強制刪除“違規內容”的要求,不僅加劇了社交平臺的內容審核壓力,還極易被泛化至其他政治性合成內容。一旦“深偽”定義的邊界模糊,政府將可以以“保護公眾”為由,干預任何帶有視覺改動的政治圖像與影像。審查的口子一旦打開,誰來決定哪些內容構成“偽造”?是否會被進一步用于清洗反對派或壓制異議者?這是目前該法案最大的不確定性所在。
技術專家指出,當前市面上對AI生成內容的識別工具仍不完善,識別的準確率、誤判率都存在很大爭議。Deepfake內容不僅可通過簡單手段規避平臺檢測,甚至可偽裝成“二次創作”逃避法律責任。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政府通過立法對平臺施加高強度合規壓力,可能造成“平臺過度自我審查”,以規避處罰而主動屏蔽邊界模糊的內容,從而直接影響公眾的知情權與表達自由。
更重要的是,這項法案的通過,正處于特朗普試圖連任的關鍵階段。隨著深偽技術可能被用于模擬特朗普本人發言、制造虛假爆料、惡搞競選視頻等,白宮急于出臺“護身盾牌”,其戰略意圖十分明確——不是防范技術本身,而是防范技術被對手掌握。此次法案的合署簽名動作,就是一次高調的“政治防疫動員”,讓梅拉尼婭以女性與家庭道德代表的身份,為這道“防火墻”賦予柔性正當性。
《刪除法案》是由得州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與明尼蘇達州民主黨人克洛布徹聯合發起,2月在參議院通過,4月在眾議院以壓倒性票數通過,特朗普迅速簽署并予以“家庭劇場式放大”,顯示其對AI技術濫用問題的“高度重視”。但值得反思的是,正是特朗普及其陣營長期以來通過社交媒體操弄圖像、夸大事實、散布攻擊性內容,間接刺激了AI在輿論領域的廣泛泛濫。如今“假新聞”與“偽造視頻”成災,他卻一夜之間化身“凈網斗士”,令人不得不質疑其背后動機是否過于功利。
當“第一夫人”也被拉入法案簽署儀式,當“數字正義”被當成選舉操作的手段,當AI監管變成服務于政治人物自我保護的工具,我們必須對這場“技術治理秀”保持足夠警惕。《刪除法案》的出臺,是時代所需,還是技術恐慌下的權力擴張?特朗普夫婦聯手立法,是公共安全的升級,還是權力自利的開始?
當法律開始在“技術審判”與“政治操控”之間游移不定,當AI深偽被合法語匯包裝,卻未構建清晰邊界與制衡機制,我們面對的,恐怕就不只是“合成圖像”的真假問題,而是整套社會信任結構的崩塌風險。而這一風險的起點,或許就埋藏在梅拉尼婭那枚“看似溫和”的簽名之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