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一個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軍購大單出現,沙特跟美國簽下了1420億美元的采購協議。
當然了,這個實際上還是意向采購清單,具體能成多少,還的看后續執行多少。
2017年,沙特就跟美國簽過1100億美元的軍售協議,不過執行了大約100億美元。
2025年,沙特、阿聯酋、卡塔爾赴美,沙特承諾向美國投資1萬億美元,阿聯酋更是承諾10年投資1.4萬億美元到半導體、能源產業。
這一次,美國把跟沙特的投資意向,形成了協議,不過協議金額是6000億美元,盡管美國覺得不夠,但是也見好就收了。
同一時間,沙特的環境水利農業部宣布,已經赴中簽署了57項農產品協議,沙特將把奶制品和水產品出口到中國,協議金額140億里亞爾。
換算一下,就是269億人民幣。
要知道,沙特和中國的這些貿易,都已經是本幣貿易了。
問題是,奶制品還好說,沙特的奶制品供給率129%,日均產能超過4000噸,但相比我國日均產能81200噸,幾乎可以忽略。
不過,不以小流,無以成江河,我們是懂這個道理的。
另一個就是水產品了,我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水產養殖國,沙特僅僅是中東第三大水產養殖國,因為缺淡水,除了少量尼羅羅非魚淡水養殖外,主要是在紅海沿岸進行養殖。
因為紅海水溫較好,沙特的金目鱸、金頭鯛、石斑魚,還有蝦、海參養殖都不錯。
不過沙特每年的水產養殖產能約為50萬噸,而2024年,我國的水產養殖產能是7300萬噸。
問題是,如今吃穿用度,輕工重工產品,越來越多的都是中國產品,而且以本幣貿易的比例越來越大,手里握著美元,美國供給不了多少東西,還是增加防務比較劃算。
江蘇連云港出口裝船中的卡車、起重機
沒有中國制造支撐的美元,就只剩下軍事支撐了。
沙特這么一操作,至少拿到了實實在在的物資,要知道沙特的防務裝備,9成都是美制。
現在看起來,美國臉上有光,美元回流回美國,我們再一步步跟各個貿易伙伴減少美元交易,好像正在按照劇本走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