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年 7 月 1 日,GB 38031-2025《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將正式實施,這項被稱為 “史上最嚴電池安全令” 的新國標,對底部撞擊、熱擴散、快充循環后安全等測試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行業還在適應標準升級時,吉利神盾金磚電池已率先通過認證,成為首批達標的電池品牌。更關鍵的是,搭載這套電池的銀河 L7,不僅符合新國標,更以遠超國標的企業標準,重新定義了插混車型的安全底線 —— 畢竟對用戶來說,“通過測試” 只是基礎,“全場景安全” 才是核心訴求。
從 “符合國標” 到 “超越國標”,安全不是 “底線” 而是 “紅線”
新國標共有 24 項安全測試,但吉利的標準更 “狠”:神盾電池必須經過全場景極限工況的 36 項測試,其中 23 項指標超過新國標,還額外增加了跌落、踩踏等 12 項測試。以新國標重點強化的 “底部撞擊測試” 為例,這項可能引發電池短路甚至起火的風險場景,吉利早在企業標準中就已實施,銀河 L7 的電池防刮梁特意設計成低于電池包 10mm,日常行駛中絕大多數的底盤刮底、托底,都能被這道 “防護盾” 提前攔截。
這種 “主動加碼” 的安全邏輯,在銀河 L7 的針刺測試中體現得更直觀。作為行業公認最嚴苛的電池安全檢測手段,針刺試驗要求鋼針穿透電芯后不起火、不爆炸。銀河 L7 不僅做到了,還在中國汽研現場直播:直徑 8mm、頂角 45° 的鋼針以 25mm/s 的速度刺穿電芯,表面溫度始終未超 40℃,全程無冒煙、無爆炸 —— 這一結果不僅遠超國標,更刷新了行業對插混電池安全的認知。
八重神盾防護網:從電芯到整車的 “全鏈安全”
銀河 L7 的安全不是單點突破,而是從電芯到整車的 “全鏈防護”。其搭載的神盾電池安全系統,被稱為 “八重神盾、八級防護”:從電芯級的 1mm 膨脹空間設計(避免熱脹冷縮擠壓),到電池包級的 17 個 M10 高強度螺栓固定(比同級更緊固);從 BMS3.0 “電池醫生” 智控系統(實時監測電壓、溫度),到 24 小時星睿智算中心云端守護(異常情況提前預警),每個環節都在為 “0 自燃” 目標兜底。
更值得關注的是整車級安全測試。在中國汽研的實測中,銀河 L7 以超行業標準通過了 40km/h 正向刮底、7km/h 后向刮底、20km/h 負坎沖擊和托底四項測試 —— 這些場景覆蓋了日常駕駛中最易損傷電池的路況,比如高速過減速帶、鄉村道路坑洼、停車時的輕微托底。測試結果證明,即便遇到極端路況,電池包仍能保持結構完整,無漏液、無短路風險。
結語:安全不是營銷噱頭,是車企的 “良心底線”
當新能源汽車從 “拼續航” 轉向 “拼安全”,銀河 L7 的選擇很清醒:與其堆砌虛高的參數,不如把每一項安全測試做扎實。從通過新國標到超國標測試,從電芯防護到整車級驗證,它用 36 項極限測試、8 重防護體系證明:真正的安全,是 “把用戶想不到的風險提前排除”。對消費者來說,選車時不妨多問一句:“你的電池,敢不敢像銀河 L7 那樣直播針刺?” 答案,或許比任何廣告都有說服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